熱門:

2022年8月9日

獨眼

20月大女嬰確診現嘶哮症入ICU
染疫童併發個案升 氣喘呼鳴宜速求診

本港昨公布4040宗新冠陽性個案,包括3807宗本地感染,233宗輸入,另外多7名病人離世。醫管局表示,近一周兒童患者出現「嘶哮症」情況增加,其中一名20個月大女嬰更要入住兒童深切治療部(PICU),呼籲家長多留意年幼子女病徵,若發現呼吸時頻率增加、肋骨之間凹陷、變高音,甚至如「狗吠」,應盡快往急症室求醫。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劉家獻昨天在疫情記者會指出,20個月大女嬰8月5日在家中快速測試呈陽性,輕微發燒及有痰咳嗽,翌日聲音沙啞且呼吸困難,周日(7日)凌晨由母親帶往聯合醫院急症室,體溫達攝氏39度,出現呼吸急促及嘔吐等,入住兒童深切治療部。

住院一晚 嚴重轉穩定

女嬰留醫一晚後情況由嚴重轉為穩定,轉往一般兒科隔離病房。女童家人亦快測陽性。

劉家獻稱,近一周兒科醫生反映嘶哮症入院個案上升,他說該症又稱咽喉氣管支氣管炎,屬呼吸道感染症,通常由病毒引起,包括新冠病毒,患者會有氣管內腫脹,影響正常呼吸,令呼吸聲變得高音甚至如狗吠聲,伴隨咳嗽、吸氣時喘鳴及聲音沙啞等症狀。他建議家長留意年幼子女有否出現初期病徵,「唔好去到咁嚴重,唞唔到氣先帶佢去急症室,你覺得佢唞氣開始快咗、困難咗,見到佢唞氣時肋骨中間凹咗入去,代表佢好用力吸氣」,便應盡快帶他們求醫。

有402間學校呈報692宗個案,多11間學校有班別或部分學生要暫停面授課一周,其中再現校巴群組。筲箕灣慈幼學校有4名曾乘搭3號和4號校巴的學生呈陽性,其中2人就讀的2A班,另有2名無搭校巴的學生染疫,數十名學生要停課一周。

此外,明愛醫院行政總監屈銘伸確診,8月4日最後上班,工作時有戴口罩,無接觸病人,辦公室已消毒,相關同事檢測陰性。

BA.5佔比達12.7% 料快成主流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指出,懷疑及確認涉及變種病毒Omicron BA.4或BA.5亞系的個案,佔比增至12.7%,已超越BA.2.12.1的6.3%,但BA.2.2仍佔多數。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推測,3至4周後BA.5有機會成為本港主流,並令單日新增個案達逾萬宗。張竹君提到,BA.5現時升勢與世衞及其他地方的經驗類似,不排除成主流病毒,並引述專家表示BA.2或對BA.4有一定的「交叉保護力」,但本港尚未有實戰經驗,要繼續觀察,「傳染性係唔係真係可以減低,呢個係未知之數。」

再多7名患者死亡,包括一名66歲女性。劉家獻說,患者7月31日快測陽性,有病徵,8月6日到指定診所看醫生,當時有發燒及痰,但檢查時「聽個肺都係清嘅」,7日凌晨在家被同住者發現昏迷不醒,送急症室搶救後不治。劉家獻稱其死因未明,建議60歲或以上患者驗出陽性5日內求診,以取得新冠藥物,減低變重症機會。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