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4月17日

人言人語

海味老店二代 傳統食材年輕化

華人食海味文化由來已久,然而今時今日提起,部分人通常先聯想到鮑參翅肚等貴價貨,年輕一輩甚至擔心難處理,或只有大時大節才吃;其實海味種類繁多,豐儉由人,且早已融入日常生活,對我岑麗芬(Ivy)來說,更屬生命重要部分,皆因我是「海味二代」,由5年前投身家族生意開始,期望盡自己少少力量,扭轉大家對海味的誤解。

我對海味認知始自小時候,家中每晚總有「靚湯」送飯,家人日常話題也離不開這些食材,平時放學後亦愛到父親店內流連,聽到他們向客人介紹不同貨色、煲湯怎樣配搭,久而久之「入晒腦」,像過年要飲花膠螺頭雞湯、夏天就煲陳腎(乾鴨腎)菜乾紅蘿蔔。

後來去了英國讀書,想念家中湯水,每次放假回港,都把整個行李箱塞滿花膠、螺頭、黨參等,帶回彼邦煲湯,跟同學朋友分甘同味;大家很驚訝為何我會對海味食材瞭如指掌,我亦驚訝現今年輕一代對這些「常識」原來真的不知道,遂萌生繼承祖業、把海味知識傳承的念頭。

完成經濟學學士及管理學碩士課程後,我沒有像同學般選擇做白領,而是回港加入家族生意,跟同樣「浸過鹹水」的海味為伴;有人或質疑「讀咁多書會否浪費」,我認為書本上的知識,不論放諸什麼行業,都可大派用場。

有時單看材料的外表,難以拿捏品質好壞,做海味講經驗,要時間磨練,為免別人覺得一個年輕女生歷練不足,我走去進修中醫養生課程,身邊業界前輩很好,把他們所知所學傾囊相授;做落自己對海味感情日深,它其實是種很窩心、很溫暖的食物,絕不限於鮑參翅肚,像冬菇、淮山、杞子、紅棗、蝦乾等皆相當普遍,試想想,過年一家人圍着食「發財好市」,或放工後回家,桌上一碗媽媽愛心湯的情景,是否很溫馨?

可惜的是,不少年輕一代有所誤解,覺得價錢貴、難處理,甚至屬「老餅」食材,敬而遠之,我希望扭轉這種誤解,2018年開設「海味二代」Facebook專頁,以淺白輕鬆語言解答大家常見的疑問,並講述與藥材配搭,向後生仔女推廣湯水養生概念。

設fb專頁解答疑問

說來容易,實情成立專頁之初無從入手,因鮮有人做過同類事情,沒得參考,例如題材是否吸引?食譜要寫到幾深入?會否太複雜令人卻步?全都摸着石頭過河,慶幸專頁反應超乎想像,兩年內已累積過萬粉絲,認識了不少新朋友,更帶來出書機會,去年與人氣KOL「榮式住家飯」合作,推出全港首本雙語文彩繪食材圖鑑湯譜,絕對是意外收穫。

港人生活節奏急速又怕麻煩,很難要求他們花時間處理複雜食材,普及化的關鍵是「方便」,因此我提議推出多款即食產品,包括原本需時10多天製作的炆乾鮑、浸發海參花膠等,還有一系列按功效配搭好的湯包,可現成烹調,至今銷情不俗,未來冀多作這方面嘗試,最重要令更多人願意接觸它,已是成功第一步。

顧名思義,海味多來自大洋,生生不息,有趣之處在於飼養或種植而成,不會倒模般一式一樣,隨着氣候變化和技術持續發展,一直不斷演變;以花膠為例,今天的處理及烹調方法,跟20年前已很不同;我很想跟更多人交流和分享知識,傳承這項華人傳統飲食文化。

採訪、撰文:許鎮

攝影:黃俊耀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