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2月11日

紀曉風 獨眼香江

電子派利是 市民有保留

「恭喜發財,利是𢭃來!」農曆新年很多大小朋友最期待拆利是的一刻,但疫情持續,別說親身拜年,就連利是也毋須親手派接。金融管理局今年鼓勵市民派電子利是,透過手機「過數」;多間銀行響應,並設抽獎、優惠等推廣「e利是」;無論派和收都方便且衞生,但是否皆大歡喜?新婚夫婦對派e利是的意見分歧;14歲女孩慨嘆無賬戶,「收咗都係父母儲起」。

「e利是」即經「轉數快」(FPS)轉賬,派利是者只要輸入收款人登記的手機號碼、電郵地址或轉數快識別碼,一按便可完成派利是動作,當然事前須確認對方已登記轉數快。

滙豐發言人表示,今年換新鈔的客戶按年減少逾兩成,估計與市民打算減少拜年或轉派電子利是有關,且疫情去年初已爆發,部分客戶或仍備存去年的新鈔;渣打亦稱,今年換新鈔的市民明顯減少,單計換鈔期首周,客戶按年下跌約三分之一,該行相信e利是有吸引力,更會慢慢成為趨勢。

港未盛行不及內地

中銀今年推出新春「Phone利是」抽獎及新春手機通訊程式貼紙,鼓勵客戶派電子利是,預料今年派電子利是的數量增加。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一向無派電子利是習慣,但今年疫情下會作考慮;香港歷史研究社社長李澤恩堅持按傳統派實體利是,覺得e利是失去傳統意義,認為應該「唔會好似內地咁盛行」,因港人少用電子錢包,日常以八達通和信用卡為主。

14歲的Angel【左圖】比較喜歡實體利是,「我都無轉數快、PayMe嗰啲,要用爸爸媽咪銀行戶口先幫我入住啲電子利是,之後佢再轉做現金幫我儲住,複雜咗」,而且「利是封上面有唔同卡通、形狀,有啲好靚,會儲起佢」;加上拆利是時「見到啲錢會好開心!」

新婚夫婦Chloe和James【右圖】第一年派利是,James說疫情下會減少團拜,但亦換了四五千元派利是,不會用e利是,覺得失去意義,「派利是係因為同人拜年,你祝福長輩,長輩祝福你,見唔到面都派,好似為派而派。」慣用電子錢包的Chloe則考慮派e利是,先比較各種使用方法再作決定。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