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3日
政府接納最低工資委員會建議,維持目前最低時薪37.5元,是最低工資自2011年實施以來首次「凍薪」。政府經濟顧問歐錫熊形容,現時經濟處於二戰後最嚴峻的衰退。勞福局局長羅致光昨承認,勞資雙方委員在凍薪意見上分歧相當大。多個勞方組織對有關決定表示不滿。
最低工資委員會於去年10月底向政府提交報告已指出,當前經濟衰退和惡劣營商環境下,大多數委員共識是維持現時法定最低工資水平,即37.5元;每兩年一次檢討,下次會在2022年10月31日前完成。羅致光昨聯同最低工資委員會主席王沛詩及政府經濟顧問歐錫熊見傳媒,解釋凍薪原因。
倘每年一檢或加變減
羅致光直言,最低工資不應被理解為解決在職貧窮的唯一途徑,有需要的低收入人士或家庭可申請綜援。對於有聲音要求把最低工資檢討由兩年一檢改為一年一檢,羅指委員現時用兩年收集數據,時間已緊迫,若一年一檢或只能用機械化的方程式進行,屆時結果未必每年加,反可能減薪。
王沛詩指出,由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最低工資由34.5元增至37.5元,加幅達8.7%,同期通脹只有5.2%,另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通脹為1.7%,因此早輪時薪加幅能抵過去數年通脹。歐錫熊形容,現時經濟處於二戰後最嚴峻的衰退,料本港今年上半年通脹溫和,個別月份或出現負數,相信凍結最低工資仍可保障基層僱員的購買力。
商界歡迎 基層失望
凍薪意味着2.1萬名基層勞工的最低時薪,至2023年4月將維持不變。工聯會權益委員會主任唐賡堯批評,該會原促請政府把最低工資加至41元,就算最終只加1元,也會無奈接受,「但而家未傾到共識就話決定咗!」又質疑「如果唔係得到全部人同意,就唔叫共識啩?」勞聯亦表不滿,直指建議未得到委員會內任何一位勞方代表贊成。職工盟總幹事蒙兆達說,參考外國經驗,在經濟衰退時縮減工資,會令內部經濟需求萎縮,造成惡性循環。
鐵路車廂清潔工、55歲的容容(化名)昨向本報嘆大感失望,「加一蚊都好呀!」其月薪扣除強積金後僅8000餘元,獨力負擔租金及水電雜費,寧願盡量加班,一個月僅放3日假,「唔夠休息都頂硬上,無辦法。」中華廠商會會長史立德則表示,不少中小企現正處於生死存亡的考驗,歡迎政府凍結最低工資。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牛雜談 |
上一篇: | 港版火神山26日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