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8日
今年6月以來,警方在全港多個地區施放約1.6萬枚催淚彈,平安夜不例外;雖然衞生署早前公布《催淚煙的健康資訊》,為家居清洗殘留物提供指引,被關注團體批評指引不詳盡。有化學工程師應傳媒邀請,嘗試清洗家居的催淚煙殘留並記錄結果,發現牆壁表面殘留物難去除,幽暗角落、隔塵網等,甚至在一個月後仍檢出殘留物。
化學工程師團隊於11月中,應傳媒邀請,造訪沙田一戶曾被催淚彈射穿玻璃𥦬入屋的住宅,並測試清洗衣物上催淚煙殘留。
團隊分別以清水、一般洗衣粉、過氧化物去漬液,以及0.5%梳打粉清洗,結果發現一般洗衣粉及0.5%梳打粉效能最高,單次手洗已能去除60%衣物上的CS(催淚煙化學物質)。
至於牆壁上的殘留,則使用清水、75%消毒火酒及0.5%梳打粉去抹除;結果發現,不論使用任何一種清潔溶液,在抹除牆壁表面兩次後,均未能降低CS濃度。
牆壁抹兩次 濃度依舊
「其實好似成個人跌落泥,你點抹都抹唔乾淨,要沖涼先得,所以衣物放入洗衣機洗會有效。」化學工程師李浩基解釋,牆角部分太陽照不到,風吹不到,更難清洗,「又好似抽濕機隔塵網咁,過咗成個月都仲搵到(CS)。」他促請警方停止在室內及非空曠地方施放催淚彈。
「政府應該提供詳盡嘅清潔指引,無論係食衞局、衞生署等都做唔到。」公共衞生研究社成員呂詩婷認為,政府有責任保障公民健康,「最基本係避免喺民居同埋人口密集嘅區域施放催淚彈。」她又促請當局公開催淚彈成分,以協助有需要人士清理及治療。
食衞局局長陳肇始多次指出,為免影響警方行動部署,不會公開催淚彈成分。本報再詢問食衞局會否考慮與警方商討公開成分,局方周五(27日)只回應稱,充分理解市民就催淚煙對健康的關注,一直諮詢相關專家的意見及評估催淚煙對健康的風險,並提供建議和應對方法,適時向市民提供最新資訊。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雙層巴廠內「瞓低」疑玩出禍 |
上一篇: | 2019關鍵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