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6日
政府周五(25日)刊憲,根據《古物及古蹟條例》,把東區黑角頭石刻、灣仔玉虛宮和上水味峰侯公祠列為法定古蹟。
黑角頭石刻位於小西灣黑角頭燈塔海邊、海拔約11米的懸崖上,是由一名市民於2018年10月發現。石刻高約160厘米,闊260厘米,其紋飾呈幾何及曲線圖案,與本地青銅器時代器物,以及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宣布為古蹟的八處石刻相似;由於石刻位於懸崖,附近已有告示提醒遊人注意安全。
玉虛宮味峰侯公祠同獲納入
玉虛宮是灣仔坊眾為供奉北帝而建,由主建築及兩個偏殿組成,主建築1863年落成,正門麻石門額的「玉虛宮」三字,為當時駐九龍寨城的大鵬協副將張玉堂所題。供奉於主建築香亭的北帝銅像刻有「大明萬曆三十一年」(公元1603);正脊及墀頭均有造工精巧、歷史悠久的石灣陶塑,在本地傳統中式建築中十分罕見。
味峰侯公祠位於上水金錢村,以紀念別號侯味峰的國學生侯聚裴(1634至1688年),由侯聚裴曾孫、清朝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舉人侯倬雲興建,祠堂代表侯族當時的社會及經濟地位,屬典型清代民間建築,木構件及祖龕以瑞獸、花卉、幾何圖案及中國民間故事為題材作裝飾,造工精巧。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最大太陽能雙體船訪港 開放參觀 |
上一篇: | 3地規劃建過渡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