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7日
立法會明天便會展開為期三天的《施政報告》致謝議案辯論,讓議員按照經濟、教育人力與青年、民生、宜居城市及管治發言。此為議員議案,需要經分組點票表決,預料現時在直選及功能組別也同樣掌握過半數議席的建制派支持下,獲得通過應該沒有什麼難度,這將成為2008年以來首次通過的致謝動議。
其實致謝動議只是英治殖民地時期遺留下來的一項議會傳統,不論通過與否,也無阻特區政府按照《施政報告》落實政策。不過即使「有姿勢,無實際」,政府仍希望議案順利通過,面子攸關,不希望像上一屆政府般食白果,期內沒有一份《施政報告》獲得立法會致謝。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在網誌中形容,今年的《施政報告》為政府訂下清晰的政策路向,惠及社會各階層,希望立法會能對之作出公允及正面的評價。
雖然過去五年社會激起對立矛盾,但大部分建制派尚能頂着壓力支持致謝動議,現時換上作風務實、民望較高的「好打得」林鄭特首,相信取得支持不會有太大問題。民建聯、工聯會和自由黨均已表明會投贊成票,一些「建制散人」料不會走散,特立獨行的田北辰稱讚今次《施政報告》對各項民生議題都處理得宜,更重要是林鄭不似CY般「話點就點」,次次硬闖,會避開23條和政改等爭議性問題。
未有一致立場的非建制派,估計不會投票致謝。白鴿黨主席胡志偉已揚言因為林鄭拒絕承諾重啟政改,無法化解社會深層次矛盾,所以7票均不會支持。公民黨黨魁楊岳橋以同樣理由拒支持,即使林鄭的《施政報告》在民調中評分較CY為高。其他非建制派像專業議政等則未有表態,僅稱不一定會綑綁投票。
過去非建制派長期在直選掌握過半議席,所以致謝動議絕少能在完全沒有非建制派支持的情況下獲得通過。最近一年多經歷了DQ案,非建制派失去優勢,但也不見得能輕言反對這份重視民生的《施政報告》。儘管「一地兩檢」及修改立法會議事條例等議題令對立氣氛重新燃起,《施政報告》內多項措施確實回應了非建制派的部分主張,倘若貿然反對,除予建制派口實攻擊,亦要向支持者解釋。所以民主黨及專業議政等議員未必反對到底,可能僅投棄權或索性缺席投票。
最理想當然是在跨黨派支持下通過致謝動議,但太多政治氣氛變化不完全掌握在林鄭手裏,與其期待非建制派回心轉意,倒不如注意慎言,避免再發出像「80萬公屋足夠」等言論,提高敏感度。如果因為一時不慎講錯說話而令《施政報告》心血付諸流水,可真是浪費至極。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云爾錄 :荔枝窩村辦民宿 首批村民簽約 |
上一篇: | 濕貨攤激戰 20口價互罵「玩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