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0日
市區舊樓有價,恒地(00012)與太古地產(01972)合作併購的鰂魚涌濱海街一列舊樓(下統稱濱海街項目),今年8月獲土地審裁處批准強拍,相關拍賣會昨天舉行,結果由該財團以底價63.1億元成功統一業權,成交價創本港強制拍賣項目的新高。該用地將以商住模式重建,總樓面面積約44萬方呎,預計6年後落成。
佔地約4.39萬方呎的濱海街項目,位處濱海街和英皇道交界,鄰近港鐵鰂魚涌站,恒地和太古地產於2018年10月就該項目提出強拍申請,經過約5年時間,今年8月初獲土地審裁處批出強制售賣令。相關拍賣會由仲量聯行負責,於昨天早上舉行,最終由手持1號牌的恒地執行董事黃浩明代表該財團,在沒有對手的情況下,以底價63.1億元投得整個項目。
地點優越 可起上車盤或大單位
恒地和太古地產指出,整個項目收購過程歷時超過10年,對於終於成功完成收購感到高興,現時計劃把項目重建為商住用途,總樓面面積約44萬方呎。該財團指出,由於其地點優越,位處成熟的商業區,相信無論是興建上車盤或較大單位都有一定需求,將會仔細研究。
黃浩明於拍賣會後透露,濱海街項目預計明年中動工,約6年後落成。恒地會繼續透過不同方式補充土地儲備,舊樓若併購成本高,會研究在市場上購買、官地招標和補地價等渠道增加發展項目。對於樓價走勢,他預期短期內樓價難免受息口影響。
成交價較皇都戲院高32%
濱海街項目的成交價達63.1億元,超越2020年北角皇都戲院大廈以47.76億元創下的強拍成交價紀錄,並把高位推高15.34億元或32.1%。黃浩明解釋,拍賣底價是法庭參考早前的數據釐定,或與現時的樓市脫節,也無法反映實際收購成本。由於該財團早已經收集上址逾九成業權,故仍決定循強拍統一業權。
資料顯示,昨天完成拍賣的舊樓群,位處濱海街16至94號及英皇道983至987A號,樓高7至11層,1959至1962年落成,樓齡約61至64年,全部不設升降機,鄰近太古地產旗下全新甲級寫字樓項目「太古坊二座」。當中位處濱海街和英皇道交界位置的11層高商住大廈瑞士樓,設有4條公用樓梯,已故著名作家倪匡曾經在該廈居住。
仲量聯行項目策略及顧問部資深董事李佩儀認為,濱海街項目的規模將為發展商提供龐大機會,能藉着興建大型項目來滿足該地區的需求。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文曜首批「蝕本價」每呎184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