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4日
7個專業學會(香港建築師學會、香港建築文物保護師學會、香港工程師學會、香港園境師學會、香港規劃師學會、香港測量師學會和香港城市設計學會)在上周舉行了記者會就新田科技城的建議發展大綱圖提出綜合意見。就應對氣候變化的建議包括:(1)新田科技城的設計必須確保宜人的微氣候,透過適當的城市設計、建築布局、綠化比例和生物多樣性等避免形成熱島效應。(2)新田科技城也需要適當的措施,應對海平面上升的危機,並設有良好的排水系統以應付該區可能出現的豪雨,避免對附近的濕地和社區產生負面影響。也應採用海綿城市的概念,以及其他減緩與調適策略,來應對氣候變化。
第二項建議關注的重點在於新田科技城可能受到氣候變化及海平面上升所帶來的水浸風險。而現仍在進行的交椅洲人工島的填海計劃研究亦惹來有同樣的關注。
北部都會區處於低窪地區,而新田科技城鄰近深圳河及深圳灣,容易受到極端天氣影響,包括風暴潮。渠務署為緩解新界西北地區水浸問題很早開始已推行了一系列長遠改善措施,包括河道治理工程及多個鄉村防洪計劃;而新田鄉村防洪計劃更早於1999年完成,旨在保護新田7條低漥村落免受暴雨期間的水浸損害風險;工程包括新田蓄洪池(面積約為16000方米,為鄉村洪計劃中面積最大的蓄洪池)以及雨水泵房。參考渠務署在2023年3月發放的資料,新田的石湖圍現仍佔據署方訂定的水浸黑點名單編號的第一位;其等級為中程度,定義為受影響面積多於10公頃,或造成重大財產損失或嚴重交通擠塞。
新田創新科技園的預計造地填土水平以及園區遇上豪雨時的排水情況對毗鄰地區環境影響惹來關注,值得政府重視。園區毗鄰東南面為新田現時的7條村莊,在建議的發展大綱圖上擬議規劃作「鄉村式發展」地帶並予以保留。
香港規劃師學會建議政府要更仔細考慮城鄉共融,就認可鄉村用地,應在考慮鄰近土地用途和設施的情況下,對這些地區區提出要作整體規劃,更要預留位置作安裝防洪設施用。
政府指出新田科技城的規劃將採納的抗禦力措施包括配備蓄洪設施和防洪功能的綠化景觀。其河道/排水道(新田東及西兩條主排水道)、蓄水池、濕地、休憩用地和山丘交織在一起,形成藍綠網絡。參考東涌新市鎮的擴展計劃,有助了解近年政府採納的多種「海綿城市」設計元素以提升抗禦力,當中包括河道活化(東涌河採用自然河床底層,促進河水的滲透)、雨水滯留及處理池(收集區內地面徑流並經過過濾處理,然後排放到東涌河)、多孔路面(減少產生地面徑流),以及讓河畔公園在暴雨天氣下化身成為河道以疏導洪水等。
政府指出在制定建議發展大綱圖時,已進行了多項技術評估,包括環境、排污、排水等。而政府亦計劃於今年第三季向環境保護署提交相關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若政府可就7個學會關注的不同問題提早就技術評估結果作交流,這將有助集思廣益,提升支持發展的力度。
劉振江 高力香港董事總經理
訂戶登入
上一篇: | 內地專才1.35萬租利奧坊.曦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