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3日
丈量約份圖的本質,不足以作為正式地界紀錄之用,更不足以支援現今精準至毫厘分秒的發展要求,必須參考舊相舊圖等,才可推算出原地界所在,本欄已有不少論述。除了質素方面,丈量圖的保存和發放方法,也大有商討的必要。
從最初收納及編排丈量約份圖開始,手法早已不適當。一幅丈量約份圖本是長闊達3至4呎的紙張,為了收納作集體官契的附頁,須遷就這官契冊簿的尺寸形狀,該圖便因此被摺疊以至弄皺,導致鋪平閱讀時,有部分失真現象。最弊之處乃在於摺疊反覆之間,弄至紙張損耗加速殘破,雖說幾十年前,這些丈量圖已掃描為電腦化,自此再無人手舞弄紙張之弊,但許多破損了的原圖實在難以還原,是故現今要想查看丈量圖原貌,透過熒光幕看到的,都出現了線條脫色、裂痕斑駁等現象。這樣的集體官契紀錄形式,對於一幅幅大頁的地圖,本是不適當的。
相類似不適當處理丈量圖的方式,乃在於發賣整幅丈量圖時,竟然以小紙張形式,分割該丈量圖為十塊八塊的細圖而發放,買圖者所得的乃是一疊圖紙,難分上下左右次序,要經一番砌圖遊戲般的工序,才能拼合出整幅圖的原貌。這種近乎原始的處理地圖手法,竟然見之於電腦化發展一日千里的今天,說來也令人難以置信。
上述殘破或分割地圖紀錄等問題,或許不全屬人為錯誤,主事者可能受制於器材或外在原因,而且少許地界破漏或變形,仍然可以估算補救。惟土地註冊紀錄之中,竟出現整幅丈量約份圖失蹤的情況,這不能以任何藉口推卸人為的責任。
要說這丈量約份失蹤的問題,必先要從丈量約份測量時的分區測量說起。當時的新界分成近600個區,稱為丈量約份,從約份一、約份二直編至約份五百幾,九成以上的約份大細相若,每一約份適合繪畫在同一圖上,圖中所示的田畝地段當是該約份的事物,其周邊外圍則留白,不過卻寫上各鄰區的約份號數,以作聯繫索引用。可是,有少數的約份面積特大,超乎一圖的範圍,要兩張紙才可納入其面積,這兩份圖便被冠以約份某某之圖一及圖二,這是合宜的編號方式,本無問題的。
怪事卻出現於丈量約份第102號,測量業界有向土地註冊處購買此圖時,所得竟是大半幅空白一片之圖,其中無疑寫有102約份之名,而圖對上半部,卻有村屋農田,只是這些田屋與102約份的文字紀錄表絕不相符;圖的右上角亦同為空白地帶者,則寫着第98約份。如是者,此空白的102約份圖自是令人迷惑。
查閱這丈量圖,當然要向土地註冊處提出疑問,然而再買102約份圖時,所得亦如前,結果唯有查看更多連接的量圖以及整體丈量約份的總覽索引,才得出原因,乃是買來的所謂「102約份圖」,實是鄰地「第99份約圖的圖二」,此圖二呈現為整幅圖的小部分,且沒有顯示「99約份」這幾個字;反之鄰地「第102約份」這數個字卻顯眼地寫着,於是誤導了土地註冊處職員當作「102約份圖」來售賣。
此錯失實在太大,遂讓筆者想到差利一幕笑片,是他與一群大漢擠迫在一起,半臥半躺於渾水之中,他感覺腳癢,於是用手猛抓露出水面的大腿,痕癢仍然不止,卻被鄰人狠狠打罵,原來差利所抓者乃是鄰人之腿。現今土地註冊處把第99約份的圖二,作為第102約份圖出售,而眼見此圖為空白一片仍不思覆核,豈非是差利笑料的現實版?然而,如此紊亂的地界紀錄,當不能以一笑置之。
梁守肫 香港測量師學會前會長
訂戶登入
上一篇: | 王文彥2559萬掃太古城車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