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4月18日

工廈重建 11宗採標準補地價

為了加快工廈活化和重建,政府在2021年3月中就工廈推出以標準金額徵收補地價的先導計劃(標準地價計劃),截至今年2月底接近兩年時間,共有13宗符合參與資格的工廈重建項目簽訂契約修訂文件,其中11宗或84.6%採用標準地價計劃進行補地價。

政府指出,前述11宗採用標準地價計劃的工廈重建個案中,有9宗擬重建為商業樓宇,2宗則重建作商住項目,涉及的總商用樓面面積約170.61萬方呎,住宅單位數目則有約4300個。有兩個項目則採用傳統補地價方法,重建後作商業用途,可提供的商用樓面面積約59.2萬方呎。

計劃擬恒常化 數月內推方案

當局重申,該計劃冀令徵收補地價金額有明確依據,推動工廈業主重建老舊工廈,並加快處理相關的契約修訂申請。政府計劃把有關安排恒常化,目標今年中或之前推出具體實施方案。

翻查地政總署公布的資料,採用標準地價計劃的工廈重建項目中,以長沙灣發祥街西和荔發街交界的潤發倉庫重建項目最矚目,涉及補地價金額約137.34億元,屬市區歷來最大額的私人重建項目補地價個案,預計最高可重建樓面面積約158萬方呎,提供約2500伙住宅,商用樓面面積佔約10萬方呎。至於去年12月進行補地價的九龍灣啟興道九龍貨倉重建項目,則以約20.9億元進行補地價,預計可重建為商住項目,涉及約1800個住宅單位。

另外,政府提到,2020至2022年3年之間,有72宗循活化工廈政策申請放寬地積比率兩成的工廈重建申請,提交城規會考慮,其中70宗或97.2%獲批。城規會「開綠燈」的個案中,約57%擬重建為工廈,34%作商業用途,約9%則擬興建數據中心等。城規會同期批准7宗整幢工廈改裝的申請,涉及商店和服務行業等不同用途。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