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3月14日

劉振江 天圓地方

安老院舍用地供應

第五波疫情不斷衝擊本港的安老院舍。香港是「人口高齡化」的城市,現有約145萬名65歲或以上的居民,居於各類安老院舍的長者約5.9萬人。讓長者有合適居所可頣養天年,應成為城市規劃及土地供應的重要一環。

截至3月12日,本港染疫死亡人數達3516人,當中超過95%為60歲或以上人士;居於院舍的去世人士數目約為2000人。由於安老院舍職員染疫數目上升,令疫情前已出現的人手緊絀情況(約兩成職位空缺)變得更緊張。報道指政府欲採用內地的「閉環管理做法」,但要克服香港院舍大多沒有員工宿舍的困難;這難題一方面源自資助院舍在規定下不可興建宿舍,另方面是提供宿舍的土地成本高昂。政府表示,已把改裝貨櫃搬往部分院舍的前院或停車場等地,供員工下班後入內休息,惟已派送的改裝貨櫃數目卻未見於報道。

市面所見,眾多安老院舍位於舊式商住樓宇的低層商業部分樓面,經改裝原先樓面而成。安老院舍的經營者能負擔不俗的租金水平,令其可取代原先租用商業樓面的用戶;其選址在傳統社區,方便吸引顧客,招聘員工亦較容易。但考慮到長者要長期住在院舍內,舊區大廈低層的生活環境,並非頤養天年的理想選擇。

政府近年在院舍宿位供應方面落實多項行動。在土地層面,包括:(1)安老服務設施的需求於2018年「重新」寫入《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以助預留合適土地作供應;(2)2018年開始,於一些合適地段,在賣地條款加入興建安老院舍要求;及(3)2020年的《施政報告》指出房委會及房屋協會聯同發展局研究為未來房屋項目增加地積比率,以供應約5%額外的總樓面面積作社福設施用途,特別是安老院。在私人物業市場上,自2019年開始的5年,每年增購1000個甲一級宿位;另外,還有200億元購置社福設施的計劃。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在去年12月一篇網誌談及社福設施的規劃標準,包括一些安老服務設施的規劃標準曾於2008年間消失。局長亦指出,由於安老院舍所需樓面面積十分大,在市場上難以購買合適的處所。

重新將安老服務設施需求(資助社區照顧服務、院舍照顧服務、長者地區中心及長者鄰舍中心)加入規劃標準, 對創造未來供應極為重要。但在政府一些賣地加入興建安老院舍的要求以增加供應的做法,卻值得商榷,增加安老院舍的面積,要以其他可能發展樓面作交換,政府可供出售的「合適」土地供應本已不足,經此途徑所得的安老院舍面積恐怕極為有限。就以小型的賣地發展項目作觀察,有關要求產生了其他限制,包括停車位要求及要應對政府部門接受落成物業的要求等,這些後續限制令土地價值進一步減少。

隨着政府倡議北部都會區,令新界廣達300平方公里的土地有新增的鐵路服務,加上就業機會大幅增加,令創造合適的安老用地有了新希望,包括鼓勵私人透過換地進行有關發展。規劃除了要處理宿位數目需求,更要就環境、規模及配套(醫療及交通等要素)多加思考, 現在更要加上提供員工宿舍的考慮。

劉振江  高力國際香港區董事總經理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