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8日
繼上周日(20日)在筲箕灣就《施政報告》舉行地區諮詢會後,港府昨於沙田進行第二場同類活動;有份發言人士主要關注人才及青年問題,較聚焦輸入外勞及本地人才培訓等範疇。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輸入外勞為解決當前的人力需求,強調會首要及長遠地照顧本地市場,惟因面對全球爭奪人才,當局政策要「夠膽啲」。
再開施政諮詢會 聚焦勞工範疇
兩周兩場諮詢會的形式大致相同,歷時共約兩小時,均先由特首與官員聽取市民發表意見,再分4組進行討論,李家超輪流到各小組跟參與者交流;出席人數約120人,期間不設傳媒採訪,只提供即場轉播。上周大部分發言人士屬各地分區委員會或青年發展委員會成員,今次層次相對廣泛,包括殘疾人士、傳媒工作者、少數族裔、人力資源及航空從業員等。上周多人聚焦生育及人口政策,昨天不少發言則關注勞工及人才範疇。
有航空從業者指出,擔心輸入外勞會影響本地市場,對港府向外搶人才有保留,認為當局應為本地業界提供資助,包括輪班及交通津貼;有工程界及人力資源業界建議,政府應設基金針對特定人才稀缺行業,為具年資及承諾留港人士提供交流或深造資助。
李家超回應稱,知道外界重視人力供應,尤其本地人才培訓的重要性;他解釋由於現今全球爭奪人才,「所以(政策)考慮係要夠膽啲」,而輸入外勞配額已經打折,強調為保障本地就業,外勞工資必定不會低於市場中位數。他同時提到,希望在學術及技術上「行行出狀元」,輸入外勞解決當前人力需求外,長遠應做好本地人才培訓。
有將升讀中六學生提及,早前參加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考察廣州一日團時,「12個鐘入面,有7個鐘我哋係喺旅遊巴上面度過」,在席的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聞言後驚訝,該學生建議可加入文化體驗等工作坊,以豐富行程;另有小學校長提議,除考察「一帶一路」地區,應安排學童到例如東盟等地區,以保持國際化視野。李家超回應說,諮詢會令他明白到香港既要確保國際城市定位,亦要成為聯通內地緊密融合的特區,表明部分意見值得考慮。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林定國暗抨許智峯潛逃批品格 |
上一篇: | 9高官到賀新界社團聯會慶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