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2月21日

立場案控方問鍾沛權會否專訪拉登

「立場新聞」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案昨日續審。控方再就17篇涉案文章之一的梁晃維專訪文章盤問,全日只問及約半篇文章內容,期間控方列舉多個假設性例子,例如會否訪問拉登和普京、發布納粹德軍軍服美學文章,詢問前「立場」總編輯鍾沛權審批文章的界線。控方亦要求鍾沛權解釋梁晃維的言論。

對於鍾沛權指言論自由不可因空泛的國安之名受限,控方代表、署理高級助理刑事檢控專員伍淑娟舉例問到,假設鍾沛權是二戰期間一家歐洲國家媒體,會否發布有人讚揚納粹德軍軍服的文章。鍾沛權認為,服飾美觀問題欠公共性,媒體可能不會發表上述文章。控方就質疑這些言論令人不愛國,鍾沛權反用越戰期間美國媒體報道反戰言論、美軍在當地暴行為例,指出或會令人覺得危害國安、打擊美軍士氣,但不少媒體仍堅持發布相關報道。

供稱涉公眾利益 將如實記錄

控方又提出,911事件後會否訪問恐怖組織首領拉登、俄烏戰爭會否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為何攻打烏克蘭等問題。鍾沛權表示會進行拉登訪問,稱即使有多不認同,但關乎重大公眾利益都需如實記錄,而在報道鋪排上會小心處理,亦會納入其他聲音,例如批評或分析等。

就梁晃維在專訪指出,「國安法無孔不入,好像每一日國安都只是等大家講『那四個字』,就去捉人。」控方問鍾沛權認為梁所說的四字是什麼,鍾沛權指可能是「光復香港」或「時代革命」。控方引用《文匯報》引述消息等報道,質疑警方從無指明「光時」口號一定違法、會即時拘捕,認為梁晃維的說法無事實基礎,受訪者的擔憂與事實不符。

被質疑與梁晃維有相同認知

此外,控方又提到,梁晃維沒在訪問中明言「四個字」是什麼,但鍾沛權想到「光復香港」,反映鍾沛權與受訪者想法相同。鍾反駁,理解受訪者擔憂,結合當時社會環境,正常讀者有這猜測也很合理,形容是「常識」。控方不下20次詢問或提出鍾沛權和梁晃維認知一樣、有相同憂慮,才得出相同演繹。

控方亦在要求鍾沛權解釋如何理解專訪中受訪者的言論句子,例如梁晃維指「好多人出來……為了保護這裏的人」、旺角騷亂很多泛民黨派「割席,連被壓迫者都包容不到」,要求鍾沛權指出「要保護的人」、「被壓迫者」是什麼。案件今日續審,料控方續就梁晃維專訪文章盤問。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