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6月24日

2元創刊掀割喉戰 顛覆報業生態
「腥、色、煽」風格惹議 進軍台灣先盛後衰

《蘋果日報》本周日剛度過創刊26周年,惟昨天卻宣布停止運作,包括網站及實體報章,《壹週刊》亦結束營運。由引領業界的全彩色印刷,到開創媒體電子化潮流,甚至成為大學新聞系必須研習的「蘋果化現象」,最終成為執法部門打擊對象,並因資產遭凍結而被迫停辦。回顧歷史,《蘋果日報》自面世以來已成為輿論焦點,其社會評價兩極,毋庸置疑的是該報為行業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及變革。一代報業巨擘在國安法新時代黯然落幕。

《蘋果日報》創刊號於1995年6月20日出版,當時多份報章定價5元,蘋果卻以2元「割喉價」極速搶佔市場,加上連串宣傳攻勢,迫使主要對手劈價至一元反擊,掀起報業減價戰,間接導致多間老牌報社如《天天日報》等遭淘汰。

創辦人黎智英以製衣起家,《蘋果》早年於長沙灣製衣工業中心租用辦公室營運,直至1998年遷入新落成的將軍澳工業邨總部。

《蘋果》最初由黎智英私人持有,直至2000年壹傳媒借殼上市,同年把其網站股份售予對方,翌年正式由壹傳媒收購合併,成為集團旗艦媒體。

九十年代堪稱《蘋果》巔峰,除創刊初期每日發行量平均達30萬份外,亦在1999年3月19日創下最高銷量紀錄,印刷60萬份而最終賣出53.7萬份。惟其後銷量拾級而下,跌至近年日均不足10萬份,2016年起縮減版面。去年8月11日,黎智英因國安法被捕後引發市民搶購支持,臨時加印至55萬份,最後賣出51萬份創下銷量次高紀錄。

「大媽圍蘋」事件申禁制解圍

電子版《蘋果日報》於2008年面世,公司創立「動新聞」以動畫報道消息開創先河,2009年進一步試驗「微收費制」,把網站分為「收費文章」及「免費文章」類別,後者設觀看次數限制,但因反應不理想撤回。《蘋果日報》於2019年再次引入訂閱制至今,去年再新增網上「9點半新聞報道」。

公司發展並非一帆風順,《蘋果日報》2003年進軍台灣市場,雖曾在2012年1月15日以近72萬份創下當地銷量新高,可是因持續虧損,上月中停刊,全面改為網上營運。

至於本港業務,集團曾在2017年實行外判制,其中《蘋果》遣散美術部門改為自行承包製作,其他編採職位有傳會以「自由工作者」形式外判,惹來工會大力反對。

政府過去一年兩度凍結壹傳媒資產及搜查《蘋果日報》總部,此前該報至少3度遭執法部門搜查,包括1999年廉政公署懷疑記者賄賂警員案、2004年先科集團造市案等。同大樓內的《忽然1周》辦公室也在2003年因廉署調查記者涉嫌賄賂電影公司職員而被搜查。

若數最影響公司運作的風波,莫過於2014年10月佔領行動期間「大媽圍蘋」,當時連夜有逾百名親中人士通宵堵塞將軍澳廠房街道,並與在場職員發生肢體衝突,警員到場調停不果,集團須利用吊臂車翻牆運走報紙,最終靠申請禁制解圍。

教召妓及報道錯誤累公信力

《蘋果》早年主打「腥、色、煽」的小報「蘋果化」風格,如教人召妓的肥龍及骨精強副刊專欄惹來爭議,亦多次捲入官司及報道錯誤,公信力徘徊谷底。然而其反政府反建制路線成功拉攏一批固定支持者,2019年在反修例運動效應下,《蘋果》在中文大學的「市民對傳媒公信力」評分中獲評第三高分,是2013年起唯一評分持續上升的收費報章。1990年創刊的《壹週刊》因虧蝕兼賣盤觸礁,2018年3月起轉為網上媒體,該刊報道同樣爭議不斷,2016年因誹謗護髮用品商霸王,被判賠款300萬元。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