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9日
外界關注美國政府會否切實執行法案內容,包括審視香港的獨立關稅區地位、對侵蝕香港自治和法治的人士實施制裁等。美國政治風險顧問公司歐亞集團分析師Andrew Coflan接受傳媒查詢時提醒,特朗普簽署法案,美國國務院對港的審視工作只是建議性質,不具法律約束力;撤銷香港的特殊地位亦須由特朗普發出行政指令,或國會動議撤銷或修訂《美國香港政策法》,但他認為美國短期不大可能會採取動作,原因是此舉不但損害香港經濟、外國商界,亦引起潛在的財經連鎖反應。
須由總統發行政指令
特朗普日前表明,法案部分條款干涉到總統行使憲法權力,以制定美國的外交政策,政府會一致看待,令外界猜測特朗普是否會切實執行法案。據報特朗普可能會向中方保證,除非北京加強鎮壓香港示威,否則不會實施最嚴厲的制裁。
特朗普之前一直無明確表態會否簽署法案,但他未如外界預期般不對法案採取行動,直至法案下月初自動生效,以免觸動中方神經。路透引述知情人士報道,總統幕僚內確有人擔心簽署法案,或會破壞與中國達成首階段貿易協議的努力,但由於參眾兩院均以壓倒性票數通過法案,加上民主派在香港區選中大勝,大部分人最終都建議簽署,以示對抗爭者的支持。
《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獲通過,是美國自1992年拍板《美國香港政策法》以來,首次就對港政策方針作出重大修訂。法案生效後,美國將有多項「中間政策工具」應對香港問題,毋須如《美國香港政策法》般只有延續或中止美國對港特殊待遇的二分選項。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中國研究主任Jude Blanchette稱,法案生效意味北京若對香港使用暴力鎮壓,將負上更大代價,而美國在香港議題上,亦會採取更強而有力的反制行動。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