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3日
根據彭博美國國債指數(Bloomberg US Treasury Bond Index)量度綜合投資表現,過去9個月投資於美國國債錄得約1.2%虧損;若然這是全年的回報率,將是有紀錄以來連續3年出現投資虧損,累計跌幅達15.4%。
儘管美國國債近年表現不濟,卻不見得投資者有持續把資金從國債抽走的情況。附【圖】是自2015年底至今,彭博美國國債指數和美國主要國庫債券ETF資金流向累計變化,不難發現於2020年下半年至2021年,國債指數高台反覆偏軟期間,曾觸發一輪資金流出國債ETF。不過,踏入2022年,美國國債顯著下挫(2022年全年彭博美國國債指數暴瀉一成三),資金反而更積極流入美國國債ETF,且至今尚未有明顯逆轉的跡象。
財赤償債等壞因素續發酵
事實上,自2022初至今,僅是投資者透過ETF流入美國國債的資金,便達546億美元。近年來美國國債表現乏善足陳,為何投資者依然義無反顧積極投入資金呢?這是否反映投資者對美國國債前景依然信心滿滿?還是深信60/40均衡投資策略依然奏效(即投資組合有60%投資於股市、40%投資於債券)?抑或有其他因素呢?筆者沒有確切的答案。
不過,從長達40年的技術走勢分析,美國債市不折不扣已確認牛市結束,未來一段不短的時間,美國國債走勢呈反覆走弱的機率明顯較高,何況美國政府財赤及未償還債務持續惡化。
那麼,他日若然這批忠實擁躉都對美國國債失去信心,把資金抽走(即投資者止蝕離場),相信屆時美國長債息率將升穿摩根大通行政總裁戴蒙(Jamie Dimon)提及的7厘水平。
信報投資分析研究部
(編者按:呂梓毅《港股追勢36計──入市必讀重要指標》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香港股市上日收市統計 |
上一篇: | 吉利銷量提速 中線看13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