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9日
投資專欄成日講錢,中秋節就講金錢以外的東西。盈利是衡量企業投資價值最重要的指標之一,如果有公司不是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股東們會不會投訴?但就是有這樣一間公司,有盈利之上的追求。股東不但沒有投訴,反而十分支持,你說奇怪不奇怪?
蘋果公司最新的產品發布會(看了沒有?未看的快些看),最有趣的不是新型iPhone有哪些新功能,而是和自然之母開會,闡述對環保承諾的一段。
蘋果花錢搞環保
最遲在明年底前,不再用任何塑料包裝,產品將轉用全部可回收物料。公司的辦公室、零售店、數據中心,全部用100%的潔淨能源。在南美和非洲種樹林,並節約630億噸用水,減少對地球影響。不但自己做,也要求供應商和物流夥伴一起做。減少近八成碳排放,剩下的沒法再減?那麼就種多些樹來cover吧。當然還有影片開頭,Apple Watch發現用戶心率異常,幫助拯救生命的一段。
蘋果公司上年度盈利約1000億美元,如果不花錢於環保,盈利只會更高,但是公司自有盈利之上的追求。
又如現在內地網購公司,愈來愈注重農業發展,或邀請大學競賽,改善農產品種子和耕種方法。又或用AI計算最佳收成期和物流路線,保證易壞水果可在48小時內送到消費者手上。
怎樣增加平台流量及吸引客戶下大廣告,這些都重要。但這樣會不會太唯利是圖?如何提高番茄的營養價值及幫助深山果農,將貨品賣出去。這些不但是獨特的競爭優勢,更有助農民脫貧。
回饋社會讓人愉快
看似會花成本,但假如你是農村出身的人才,你更願意去哪一間公司?是只想着賺錢的,還是有盈利之上追求,願意去幫助自己家鄉的那一間?
賺錢有許多方法。有人吹噓「少年幣神」、又或投資騙局點樣呃人,真係犀利云云,不用理會它。看看好公司是如何賺錢的、畢非德和蓋茨是如何回饋社會的,可能會讓人愉快一點。
蘋果公司過去10年漲了10倍,近5年也升了五倍,成了全球最大市值公司,連畢非德也喜愛,成為其最大持倉。點解要以利潤為本?利潤是結果,而不是手段。做正確的事,利潤就會接踵而至。
畢非德已經93歲,成為千億富豪已不知多少年,難道他工作是為了錢?他只是在做自己喜歡的事而已。做自己喜歡的事,做自己擅長的事,時間久了,自然會有好結果。
太着重利潤,反而容易迷失。在公司是哪些熱門就做哪些,除了炒作急升的那幾天,還剩下什麼?在投資則是左炒右炒,到老一場空。你想過這樣的人生嗎?
今夜人們賞月,惟月亮也在凝望你。月色在變,人也在變,惟人終歸還是會變成自己本應變成的那個人。
筆者持有蘋果公司
(編者按:郝承林最新著作《致富新世代3──你也可以的穩健發財派》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期指短線料先行反彈 |
上一篇: | 滬深港通上日成交統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