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0日
踏入央行「超級議息周」,市場觀望氣氛濃厚,港股維持悶局,卻無礙新股市場轉活,周初有多達6隻新股「撞期」招股。當中北京第四範式智能技術(06682)從事人工智能(AI)行業,食正全球近年掀起的AI熱潮,公司收入逐年增加但持續虧損,是次集資最多約11.25億元,可「補血」加速發展。
第四範式是內地AI軟件公司,專注於提供以平台為中心的AI軟件,平台主要包括Sage AIOS和Sage Studio的AI操作系統,使企業能夠開發其自有的決策類AI應用;旗下的企業級解決方案,可使企業實現AI快速規模化轉型落地,發掘數據隱含規律並全面提升企業的決策能力。
內地AI行業可按照應用範疇分為四大領域:決策類AI、視覺AI、語音及語義AI、AI機器人。內地以平台為中心的決策類AI細分市場正不斷擴大,2018至2022年間規模年均複合增長率達87.7%,遠高於非以平台為中心的決策類AI同期42.2%的增速。
收入連年急增
第四範式從2014年9月成立,迄今營運時間只有9年,但成為了企業AI的領導者。灼識諮詢報告顯示,以2022年收入計算,第四範式在內地以平台為中心的決策類AI市場排名第一,佔有22.6%市場份額,遠高於第二位的12.3%。
旗下解決方案為各行各業的企業創造價值,這些行業包括金融、零售、製造、能源電力、電訊、運輸、科技、教育、媒體、醫療等等,例如幫助銀行提高反欺詐識別準確率,為零售商預測銷量制定精準營銷策略,幫助製造商提升質量控制水平,以及協助能源公司進行設備異常檢測和故障預警。
受惠於AI應用愈來愈普及,第四範式往績收入由2020年9.42億元人民幣,大幅增長1.14倍至2021年的20.18億元人民幣,2022年進一步增加52.7%,達30.83億元人民幣。儘管增長非常快速,公司卻面對與其他AI公司的相同問題,即每年研發投入佔收入比例均超過50%,使業績持續「見紅」。2020至2022年虧損分別為7.5億、18.02億、16.53億元人民幣,即使計及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贖回負債的利息開支及上市開支後,經調整虧損仍有3.9億、5.59億、5.04億元人民幣。
3基投認購約七成新股
第四範式建議在本港上市,全球發售1839.6萬股H股,國際配售及香港公開分別佔九成及一成,明日(21日)中午截止認購,每股招股價55.6至61.16元,一手100股「入場費」為6177.69元,集資額介乎10.23億至11.25億元。股份預期於9月28日掛牌。上市獨家保薦人中金公司。
今次招股引入3名基石投資者,包括新華人壽(01336)旗下新華資本管理、北京中關村、瀾起科技(688008.SH)旗下Montage Holdings,共認購價值9680萬美元(約7.584億港元)股份,佔最高集資額11.25億元約67.4%,並佔今次發行股份最多約74.14%,禁售期為6個月。
但要留意的是,第四範式今年3月被美國商務部納入「實體清單」,意味限制公司在未獲得許可情況下購買、收購或以其他方式獲得受出口管制規限的任何物項的能力。
不過,第四範式的法律意見顧問Jacobson Burton Kelley稱,被列入「實體清單」應不會對公司業務或營運構成重大影響。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借體育盛事 申洲合短炒 |
上一篇: | 滬深港通上日成交統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