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9月18日

溫天納 納論神州

第三四季度之間的平衡

內地8月份製造業PMI、出口、物價、信貸社會融資、工業增加值、消費等數據整體勝預期。回望6月底,投資市場仍在討論資產負債表衰退的可能。7月則延續這觀點,經濟數據超預期回落,但房地產相關政策8月下旬才密集出台,資本市場更是持續整固。

經濟數據好轉 信心待恢復

進入9月初,8月份主要經濟數據指標持續公布,趨勢全面好轉,經濟和金融數據、經濟的供給和需求數據基本上均向好,更勝預期。惟目前內地宏觀總需求及微觀主體信心的問題仍有待全面解決,民間投資仍在下滑、信貸中居民中長期貸款和企業中長期貸款尚未明顯改善、房地產市場等問題仍存。

自疫情後,經濟數據分析難度倍增,在去年出口及物價低基數影響下,今年的出口和物價同樣呈現V形走勢。在7月24日政治局會議後,穩經濟政策持續出台,專項債等發行加速,推動社會融資、基建投資等加快。內地現處於疫後復甦過程中,目前屬結構性復甦而非全面復甦。逆周期調節需持續,涉及財政、貨幣和房地產政策等仍存空間,需適時加強。

受基數效應影響,去年CPI和出口按年比較走勢前高後低,導致今年走勢較大機會前低後高,8月恰好是回升的時點,CPI按年由負0.3%升至0.1%,出口由負14.5%上揚至負8.8%。7月份為今年以來災害損失最重,受災較重的省份,對居民出行消費和企業開工運輸等形成挑戰。7月社零消費按月增長速度是全年唯一負增長的月份,8月災害天氣較少,暑期居民出行旅遊需求旺盛,社零消費按月增長速度回升。

美國經濟韌性超預期,外需小幅回暖。8月中國出口結構中,電腦、地產後周期產品(家電、家具、燈具)、勞動密集型產品(紡織、服裝、箱包、玩具)等跌幅明顯收窄。專項債發行和使用進度加快,基建投資兩年平均增長速度回升。7月24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和使用」,隨後監管部門通知地方,要求新增專項債需於9月底前發行完畢,原則上在10月底前使用完畢。

PPI連續2個月回升,帶動工業企業補庫存,疊加貸款利率持續下滑,刺激製造業投資回暖。此外,8月15日人行超預期減息,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

雙節臨近帶動需求增長

未來幾個月,基數效應對經濟數據回升有利。不過,現時企業和居民感受及信心仍有待全面改善。目前,內地經濟內生增長動能和政府逆周期調控的作用在增強。PPI按年回升將提高企業營收和利潤,加快企業補庫存和製造業投資。內地出口形勢雖仍面對較大不確定性,但去年下半年基數大幅下滑,將對未來幾個月的增長速度形成支撐,而且隨着聖誕節臨近,海外訂單將季節性增加。

隨雙節臨近,長假的帶動作用將更為明顯。自8月下旬後,中央和地方政府密集出台穩地產政策,疊加「金九銀十」的樓市傳統旺季,居民剛性和改善性需求釋放有助於房地產銷售和投資企穩。同時,政府的稅收收入與PPI高度相關,土地出讓收入與樓市密切相關,PPI回升和樓市企穩,有利於財政收入增加,改善地方財力和調控能力。

內地9月份專項債繼續大量發行,支撐基建投資。此外,在8月15日和9月14日,人行分別超預期減息和降準,反映政府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決心和態度,將促進居民消費和企業投資。同時,內地經濟復甦基礎仍存在挑戰,房地產和出口問題尤其重大,後續走勢需密切觀察。始終,若信心及預期低迷,將削弱政策刺激效果。需要留意的是,1月至8月內地民間投資尚未回穩,而基建投資和餐飲旅遊業復甦將拉動農民工,青年就業市場仍需要額外提振。

未來須關注政策效果的伸延性及持續性,尤其居民購房需求在9月至10月集中釋放後,在第四季度或難以持續。此外,在第三季度專項債加快發行及使用,或導致第四季度基建投資回落,挑戰不容忽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