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8日
人民銀行上周四突然宣布降準,不過A股未有出現預期中的強勁反彈,滬深上周分別累計上升0.03%及下跌1.34%。當局雖然不斷推出利好政策,但資金遲遲不願入市,在成交金額不足下,大市升勢仍然受到制約。多輪刺激措施依然無法提振股市,後市走勢繼續成謎。
滬指上周五收報3117點,一周累計只升了1點。內地銀根轉鬆,銀行及地產股成為主要受惠者,滬指得到支撐,表現尚穩,但創業板股份繼續捱沽,創業板指數跌至2020年5月以來的新低。
市場過往對人行「放水」的消息大多反應積極,但人行上周四宣布降準0.25個百分點後,滬深指數上周五均繼續下跌,兩市總成交金額亦只有7217億元(人民幣.下同),投資者幾乎完全無視此利好政策的存在。
煤炭業受捧 科企遭拋售
Choice統計顯示,煤炭行業上周得到最多主力資金追捧,主力淨流入額累計達到14.63億元,一周升幅為4.71%。
軟件開發、半導體及互聯網服務板塊均被拋售,上周同樣出現逾50億元的主力淨流出,軟件開發的跌幅更達4.97%。
在入市資金不足的情況下,股份往往難以出現較長線的升勢,短線炒作佔主導。因此,當股份升至一定水平後,獲利回吐盤便會湧現,資金便會轉而流入表現較落後的板塊。
最近一段時間,受到華為推出新5G手機的消息帶動,科技類股份一度迎來強勁炒作。不過,並非市場上所有科技股均能受惠於華為的技術突破,所以於胡亂炒作一通之後,相關企業股份回落亦在所難免。
減肥新藥面世 醫療板塊熱炒
個股方面,多隻醫療概念股上周受追捧,邁瑞醫療(300760.SZ)及恒瑞醫藥(600276.SH)上周分別錄得10.49億元及6.64億元的主力淨流入,在個股主力淨流入榜排名前兩位,股價分別上揚6.7%及7.4%。
醫藥股此前曾因為內地針對行業展開反腐調查而一度受到驚嚇,多隻股份大跌,但調查目前已有一段時間,暫時未傳出哪一家大型上市公司受牽連的消息,市場終於鬆一口氣。正因如此,近日在減肥新藥面世等利好支持下,估值便宜的藥企再度受捧。
最近一段時間,包括科技股、銀行股、地產股及醫藥股等已充分調整的股份,往往會借助各類利好消息乘機炒作,輪翻炒上。現階段投資者有兩個選擇,或跟風短炒,或趁低買入優質股作長線持有。
對於不能緊貼市況的投資者來說,短炒風險較大,隨時接下火棒。反倒是趁低買入優質股,仍屬一個不錯的選擇。
過去幾年,內地出現新冠疫情及房債危機等問題,經濟增長放慢,官方雖然一度要求銀行向市場讓利,但未有觸及銀行業的核心利益。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下調房貸利率的同時,人行亦允許銀行下調存款利率,且透過全面降準,令銀行可增加貸款規模,保持盈利能力。相比起房地產,銀行業更加大到不能倒,所以維護銀行利益對穩定內地經濟更為重要。
憧憬加碼刺激 優質龍頭可取
當前估值低、派息高,且有政策護航的銀行股,值得長線投資者趁低吸納。在降準的助力下,銀行股上周表現不俗,郵儲銀行(601658.SH)一周累計升1.8%,交通銀行(601328.SH)漲2%。在市況波動下,銀行股仍是較穩陣的選擇,值得留意。
本周人行將公布新一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利率會否再降值得留意。短期內,相信官方依然會推出更多救市措施,A股不宜看得太淡,優質行業龍頭仍是不錯的選擇。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滬深港通上周五成交統計 |
上一篇: | 自製「退休三寶」指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