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2日
美國聯儲局在7月會議上進一步加息0.25厘,香港銀行也跟隨上調最優惠貸款利率(P)。因港元拆息(HIBOR)在6月初至8月初顯著上升,其中1個月港元拆息共漲1.25厘,攀上接近5.43厘水平,為2007年以來最高。
近期,美國公布一系列經濟數據,包括生產物價指數(PPI)增速、零售銷售、工業生產和ISM製造業及服務業指數等,全面優於預期。這強化了市場對該國經濟軟着陸的信心。
與此同時,隨着高基數效應消退,美國7月通脹率從低位稍微反彈。鑑於近期油價上漲,不排除美國通脹率續升的可能。實際上,7月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紀錄顯示,大多數決策者仍認為通脹有重大的上行風險,因此或需進一步加息。而近期不少聯儲局官員,包括主席鮑威爾,同樣對繼續加息持開放態度。
隨着市場對明年聯儲局減息的預期降溫、對通脹的擔憂升溫、對美國經濟前景的信心增強,以及對美國財政部增發國債保持警惕,美國債收益率反覆揚升。其中,2年期美債收益率漲至7月初以來最高的5.1厘,同時10年期美債收益率升至2007年以來最高的4.36厘。
銀債發完 資金壓力紓緩
然而,在最近美國利率反覆向上的情況下,港元利率卻背道而馳,由高位顯著回落。其中1個月HIBOR由8月初的高位累積下跌1.74厘,報3.68厘,3個月HIBOR也由8月初高位5.43厘,下滑約0.99厘,至4.44厘。
為何港美利率反向而行?這主要是因為香港銀行間拆借利率(即港元拆息),最終仍取決於銀行間港元的供應和需求。供應方面,雖然聯儲局在5月和7月會議上各加息0.25厘,但由於港元拆息居高不下,港美利率保持較小的距離,令套息交易顯得不再吸引。因此,美元兌港元持續在7.85下方交易,毋須金管局進行干預。結果,香港銀行體系總結餘(即銀行間流動性)自5月初以來維持在450億港元左右的水平不變。
需求方面,6月至8月期間,港元季節性的需求令銀行保持審慎,因銀行間流動性分配不均,且不時出現一些銀行通過貼現窗口向金管局借入資金的情況。不過,隨着6月半年結效應消退,7月至8月香港上市中資企業集中派息潮接近尾聲,以及8月份550億元的銀色債券發行完畢(資金回籠),港元需求明顯轉弱。故此,市場參與者逐漸在銀行間市場拆出早前囤積的資金,帶動港元拆息快速回落。
9月結對大局影響微
由此可見,即使聯儲局加息,港元拆息也不會同步上升。直至港美息差達到足夠大的水平,引發積極套息交易,從而驅使金管局入市干預,並減少銀行間港元流動性(即總結餘減少),才會帶動港息進一步向上。
近日,8月月結效應和極端天氣下香港休市等因素,已帶動港元拆息由低位反彈。9月季結效應可能增添港息的上升壓力,惟不足以推動港元拆息重上7月至8月的高位。
在港元拆息暫時不會飆升的情況下,港美利率料會保持相對大差距。若果接下來公布的美國數據支持聯儲局繼續加息,港美息差甚至有機會進一步擴大,從而帶來更大的套息誘因,屆時,不排除港滙再度觸及7.85。
假如隨之而來的金管局干預,令銀行體系總結餘在未來數月逐漸減少(維持早前關於總結餘在300億至400億元區間內見底的預期不變),那麼年結效應勢將帶動港息,在11月至12月期間重新上試7月至8月的高位。
作者為星展香港環球市場策略師。她為《信報》/信網撰文,分享市場觀點。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太陽紙業產能穩步擴張 券商薦買 |
上一篇: | 華虹半導體宜吸勿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