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30日
時隔超過一個月,港股終於再有「新丁」登場,宜明昂科生物醫藥(01541)剛剛完成公開招股工作。不過,港股近期走勢欠明朗,宜明昂科又是依循《上市規則》第18A章的生物科技股(俗稱B股),尚未錄得盈利,引入基石投資者認購股份比例較高,反映護航味道相當濃厚。
宜明昂科是一家以科研為導向的生物技術公司,致力於開發腫瘤免疫療法,已開發核心產品為IMM01(處於臨床階段的創新CD47靶向分子)。其管線包括以基於先天免疫的全面資產組合為特色及靶向CD47及其他新型免疫檢查點的14款候選藥物(包括IMM01),其中有8個正在進行的臨床項目。
集團核心業務模式是內部發現、開發和商業化新型免疫腫瘤療法,以解決明顯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宜明昂科亦可能通過授權許可、合作商業化或其他戰略合作就候選藥物的臨床開發和商業化與第三方合作,以更好地抓住巨大機會。
多輪融資後估值8.3億美元
目前,宜明昂科與三生國健在內地合作開展評估開發賽普汀(伊尼妥單抗,一款HER2單克隆抗體)與IMM01治療HER2陽性實體瘤的聯合療法的臨床試驗,三生國健將推進和出資支持相關臨床試驗。
宜明昂科尚未就任何候選藥物的商業銷售獲得監管批准,往績並未自銷售藥物產品產生任何收入,過往收入是來自授權許可費、銷售細胞株、其他產品,以及檢測服務。去年收入為53.8萬元(人民幣.下同),虧損4.03億元。今年首4個月收入僅7.3萬元,但虧損與去年同期相比收窄25%,至1.12億元。
自2015年6月成立以來,宜明昂科於2015年底至2021年底完成了多輪融資,包括Pre-A輪的3000萬元、A輪的9000萬元、Pre-B輪的4000萬元、B輪的2.4億元、B+輪的6546.7萬美元,以及C輪的8750萬美元。最後一輪的交易後,集團估值為8.3億美元。
然而,宜明昂科仍需要上市「抽水」,建議全球發售1714.72萬股H股,香港公開發售佔一成,國際發售佔餘下的九成,招股價每股18.6港元,集資額約3.19億港元。按一手200股計,入場費為3757.52港元。預期股份於9月5日掛牌。
是次集資所得,約40%將用於核心產品IMM01正在進行及計劃開展的臨床試驗、籌備註冊申請以及計劃的商業化上市;約28%投放到核心產品IMM0306、IMM2902及IMM2520的臨床試驗、籌備註冊申請和商業化計劃;約10%將作為IMM47計劃開展的臨床試驗用途;約7%將用作建設上海張江科學城的新生產設施;餘下15%將分配予IMM2510與IMM27M正在進行的臨床試驗、多個臨床前及發現階段資產、營運資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宜明昂科招股引入了4名基石投資者,包括嘉實國際資產管理旗下基金、藥明生物(02269)旗下基金、榮昌生物(09995)及昆翎醫藥發展,合共認購約2970萬美元(約2.32億港元)股份。以每股發售價計,4名基投合共認購1248.52萬股,佔全球發售股份高達72.81%及約佔擴大總股本3.35%,相信會為股價起護航作用。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阿里走勢偏強 短炒目標100元 |
上一篇: | 滬深港通上日成交統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