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4日
《施政報告》將提出在香港舉辦夜市,連日引來討論,所謂的夜經濟,是指會吸引夜間經濟活動,這種消費往往屬人均高消費,如果是高級夜店,每人幾千是平常,絕對可以帶動消費和整體經濟。
筆者最近幾次認真去夜街,都是在深圳和北京,以前喜歡紅酒,但隨着年月,口味有所轉變,現時最愛是威士忌,跟上市公司管理層見面,Macallan 18年單桶在內地公價約1萬元人民幣,如果4至5個人,一次開兩支也可以,加上其他項目,兩萬幾元人民幣埋單是正常,人均約5000港元。還要認真告訴讀者們,筆者不需要陪酒,才可以這樣埋單,聽外面的師兄講,「正常」是會double上述價格。
香港目前討論的夜市,似乎並非針對高消費人群,更像是想做台灣式的夜市,那麼,問題來了:定位跟商場有什麼不同?商場有冷氣、有管理,夜市可以憑什麼突圍而出?以香港目前的短期規劃,難以做到一個高端的消費場所。
如果定位在大眾消費,那麼成本是一個重要考慮因素,香港做生意,人工和租金是主要成本,前者無論是商場或夜市都差不多,那麼是否會有平租去啟動,承租者是什麼人,直接影響受歡迎程度。假如全部是大集團,不如去行商場,若果想激活中小企,能否找到那麼多小商戶投標?畢竟短期而言,在創業與打工之間,肯定是後者開心舒服。
地產商也不開心,試想像投資一個商業地產,隨時涉及幾十億甚至上百億,亦要兼顧相關法規,如果突然改變政策,怎樣面對這班老細?所以出現阻力十分合理。香港正打算大規模填海,埋單都是靠賣地,住宅市場減價都能夠去貨,商業地產周期長,本身已經難做,面對香港吸引力下降、旅客長期減少、網購興起等因素,本來「吉舖」已經夠多,還要隨時在商場旁邊做夜市,還可以點計數?
難怪最近連領展(00823)CEO也有個人財務需要賣股,因為如果擺喺度有錢賺,無論如何都會繼續投資。私人銀行如果持有領展可以放槓桿,基本上的財務需要都能解決,按貨比率足夠,可能套現金也行。講到這裏,都明白商業地產的困境了。
其實要帶動消費,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就是減或免除股票印花稅,自從增加印花稅後,股市成交量下跌,庫房無着數。房地產很難大升,但如果能激活市場,可以帶來財富效應,因為人人都有MPF,最少這部分收益會讓人變得開心,零售市道亦間接受惠,又不會引來持份者反對,更不用消耗人力物力。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越秀服務手頭現金足 可低吸 |
上一篇: | 滬深港通上日成交統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