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1日
美國聯儲局7月恢復收緊貨幣政策,加息0.25厘,聯邦基金利率區間上調到5.25至5.5厘,處於近22年的高位。面對貨幣政策的變化,環球債券市場持續受不確定性籠罩,筆者趁此機會分享對最近市場發展的深入研究,同時分析其影響。
在過去幾星期,各國陸續公布下半年經濟數據,亦有成熟市場的主要央行議息,市場面對的訊息流量不少。美國數據仍然是好壞參半;通脹方面,無論整體通脹,抑或是核心通脹均持續降溫;能源價格續見按年回落,而住屋成本亦似乎終於見頂。市場普遍認為,通脹已經朝正面方向發展,而且下降趨勢將持續。
明年初料開始減息
勞動市場發展卻並未明朗,雖然有一些數據反映放緩跡象,但是亦有數據顯示就業市場依然強韌。美國7月份新增非農就業職位18.7萬個,遜於預期,繼續反映就業職位的增長減慢。不過,數據仍未達到我們認為勞動市場轉趨疲弱的水平。與此同時,失業率進一步回落至3.5%。
隨着美國經濟強健,通脹放緩,投資者正重新審視對貨幣政策前景的看法,並反映於資產價格的定價。目前,投資者預期聯儲局在今年底之前將暫停加息,並按「依賴數據」方針作出政策決定,在2024年初開始逐步減息。我們估計明年的減息幅度約為1.5厘,以反映市場對軟着陸的預期。
然而,貨幣政策的傳導作用或滯後,緊縮政策所帶來的影響或將陸續顯現。國債收益率最近亦受到其他特殊性因素衝擊,例如評級機構惠譽意外地把美國信用評級由AAA下降至AA+、日本央行調整收益率曲線控制政策、美國國庫券的供應增加,以及中國的經濟數據持續疲弱或蔓延至全球其他市場。
筆者預期,市場波動性在短期內難免加劇,在聯儲局9月份舉行下一次議息會議之前,宜密切注視即將公布的經濟數據,以捕捉當局是否會釋出結束緊縮政策的訊號。
債市現時正處於夏天的傳統淡季,季節性因素對資金流及市場活動產生極大影響。隨着淡季過去,市場或出現正面的潛在變化。
投資者偏好長存續期
年初至今,歐羅及美元的固定收益基金分別錄得90億歐羅及74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隨着市場對優質固定收益的需求上升,預期趨勢將持續。根據摩根大通調查,投資者仍然偏好較長的存續期。由於我們推算數據或不及預期,市場對存續期持倉的需求或進一步增加。
總括而言,市場前景存在不確定性,我們對固定收益繼續抱持審慎樂觀的態度,並傾向於較長的存續期及優質固定收益持倉。
作者為摩根資產管理香港業務總監。她為《信報》/信網撰文,探討環球市場的投資機會。
訂戶登入
上一篇: | Fixer與鹹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