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1日
人民銀行上周發布《2023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提到內地經濟趨勢雖好轉,但內需仍不足。與此同時,環球經濟雖在復甦中,仍需留意通脹回落速度。
在全球經濟延續復甦的步伐下,通脹因素導致貨幣政策存在一系列不確定性問題。內地則面對產業外移,以及地方財政收支平衡壓力等挑戰,同步需要警惕。報告強調,經濟復甦將存在曲折性,要有耐心、有信心,繼續促改革、穩增長、提信心、防風險。
後續降準減息將出現
深入內容,報告在多範疇展開論述。首先,在貨幣及信貸政策領域,國家把穩增長重要性提升,總量與結構同時發力,發揮更大效用,降低經濟主體融資成本。此外,國家支持小微企業和科技創新領域的結構性政策有望延續或創新,估計後續降準減息將出現,增量和存量房貸利率有望下調。報告新增更好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刪去總量適度。體現穩增長重要性提升,降準減息等總量貨幣政策可適時發揮逆周期調節作用,貸款利率有機會下跌。
在報告中,結構性政策新增對結構性矛盾突出領域的表述,特別是可延續實施期限,必要時還可再創設新工具。報告的專欄3,人行明確經濟運行中較為突出的結構性矛盾主要是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因此,針對對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的再貸款、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等,有可能延期或創新。至於信貸延續,報告強調綜合運用多種政策,維持流動性合理充裕。而報告重點談及提升貨幣信貸支持實體經濟復甦發展的質量和效率,預計在可見未來,金融機構信貸投放力度將逐步回升。
另外,報告在滙率領域亦有論述,人行滙率管理政策工具箱選項豐富。為堅決防範滙率超調風險,新增在必要時對市場順周期、單邊行為進行糾偏,堅決防範滙率超調風險。由此可見,滙率預期的管理和引導或將有所加強。在報告專欄4〈人民幣滙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提到,自5月以來人民幣兌美元貶值,主要受美元升值、內地外滙供求缺口擴大影響。
人行強調人民幣不會單邊貶值,且貨幣當局經驗和政策工具儲備充足。國家滙率管理政策工具箱內尚包括「喊話」、逆周期因子、外滙存款準備金、外滙風險準備金、離岸人民銀行票據、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等,可以對滙率作有效管理和引導。評估未來趨勢,內地經濟一步步企穩回升、美滙指數或難持續上揚,人行可使用一系列政策工具減輕人民幣貶值預期和壓力,滙率不會持續單向貶值。
金融手段化解地方債
針對房地產領域,報告提到供需兩端均存在積極變化,預期內地一線及二線城市地產政策將陸續放鬆,對地產的整體表述較為積極,自去年以來,首次未提「房住不炒」,並強調落實好「金融16條」,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住房租賃、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設等支持力度。延續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直至2024年5月底,穩步推進租賃住房貸款支持計劃在試點城市落地,國家將對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
整體而言,供應端房企融資工具延期、「金融16條」維持,並着重強調金融對住房租賃、城中村改造、保障房的支持。在需求端,估計二線城市或「應放盡放」,認房認貸、降房貸利率、限購限售等有望陸續放開,至於在一線城市地產政策或有機會邊際鬆動,但核心區政策仍將偏謹慎。
最後,針對金融風險領域,國家重點關注以金融方式化解地方債。報告指出,統籌協調金融支持地方債務風險化解工作,穩步推動高風險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綜合早前政治局會議提到的一籃子化債方案,估計以金融手段化債屬方案之一。參考以往化債經驗可見,債務置換、金融機構貸款展期等方案較為常見,新一輪化債計劃或部分使用過往的模式,不過同樣需要關注是否出台其他新的模式,化解風險。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公司莫財 律師也難撈 |
上一篇: | 金鉬受惠鉬價向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