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8月5日

辛思維 冷熱財庫

催旺股市振經濟 效用短暫問題多

新冠疫情後,內地經濟復甦依然乏力,培育新支柱產業需時,遠水救不了近火,當務之急,可以快速致富的股市被寄予厚望。不少評論認為,若能推動股市上升,帶動短期財富效應,從而促進內需,有望快速帶動經濟增長。可是,過度刺激股市或會帶來更多問題,令官方感到猶豫。

T+0刺激交投只聞樓梯響

自從上月底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後,市場傳聞便滿天飛。過去一個多星期,內地市場一直盛傳官方或會透過減免股票交易印化稅,或實行T+0,以帶動股市交投。

不過,內地暫時只迎來證券業「降準」的消息,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宣布,計劃自今年10月起降低股票類業務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由現行的16%減至平均接近13%。市場人士預計,下調後將為市場釋放300多億元人民幣資金。

政策刺激不及預期,官方在期望股市上升的同時,亦不希望看到「瘋牛」重現,因此,在政策選擇方面依然較為審慎,尤其是作為降低市場過度炒作的T+1交易制度,官方似乎未有改變的打算。

其實,股市上揚,往往取決於市場預期,而市場美好憧憬的背後或許涉及政策利好因素,以及企業實實在在的業績改善。在目前內地經濟增長緩慢的情況下,這些公司普遍難有突出表現,能夠靠業績吸引投資者的企業更是寥寥可數。

正因如此,刺激政策仍是目前推動大市的最有效方法,包括對房地產、內需、科技及基建等行業的扶助政策,近期不斷為市場提供炒作藉口。然而,此類政策炒作效果往往較為短暫,若沒有業績支持,股價打回原形的機會甚大。

只有在貨幣政策轉變、銀根寬鬆的情況下,隨着入市資金大幅增長,才有望帶動大市出現更長時間的升勢。猶記得2020年疫情出現之初,環球央行為挽救經濟,天量「放水」,所以縱使經濟倒退,但股市依然勁飆。

其實,過度寬鬆貨幣政策不但推升股市,其他大宗商品價格亦走高。隨着疫情過去,經濟逐步復常,美國過去一年多以來透過大幅加息收緊銀根。中國方面雖然仍維持貨幣政策偏寬鬆,但為免人民幣過度貶值,亦不敢過度「放水」。

當前內地經濟復甦速度雖慢,但情況並不算太差。國家統計局此前公布,今年上半年內地國內生產總值(GDP)為5.93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5.5%,符合今年GDP增長5%左右的目標。

散戶接火棒 更削消費力

因此,官方雖然希望推動經濟增長,但目前尚未需要再度大幅「放水」。若貨幣政策不放鬆,其他所謂的利好消息往往只帶來短暫炒作,要透過股市攀升創造財富效應,並推動內需增長的願望恐怕難以實現。

大市短期攀升,往往只會成為大戶沽貨的良機,散戶入市接火棒,其後被套牢,令消費能力進一步下降。故此,對於刺激股市的計劃,宜三思而行。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