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7月27日

龐寶林 基金人語

EV、AI、What Next?H2?

筆者樂觀地相信,找尋未來以倍數增長股份應不太困難,而且是有跡可尋及預料之內,無論美國或中國,最具長遠增長動力的行業非電動車及人工智能(AI)莫屬,這些行業處牛市階段及屬中長線走勢,一浪高於一浪,應趁調整時伺機購入;若升幅可觀,亦可考慮先行出售部分套現,並讓餘下利潤繼續滾存下去(Let the Profit Run)。否則,可能像「木頭姐姐」今年初全數出售輝達(Nvidia)犯下投資大忌般,獲微利原已不俗,豈知「好戲在後頭」。

當然無人(包括筆者)擁有預知未來的水晶球,儘管以倍數計獲利,若閣下仍覺得行業前景亮麗,甚至處於牛市的話,宜讓利潤滾存,或取得本金和部分利潤後套現,餘下資金則保持投資,雖然兩者結果有所不同,未來只是賺取多少而已,但最少不會發生任何飲恨之事,可見制定適當策略應對的重要性。

中國電動車發展領先

電動車(EV)增長已從中國啟動,兼擴展至其他國家,畢竟中國市場龐大,配合環保及相關政策等,特斯拉(Tesla)晉身行業龍頭乃源於其上海廠房的貢獻;中國邀得特斯拉在本地生產,條件為特斯拉必須採用中國製造的各項零件,證明中國製造的質量及市場力量。

目前電動車行業已屆不能倒退之勢,須知電動車售價較汽油車便宜,款式愈來愈多,性價比較佳,尤其是在中國,電動車所需的電費較汽油便宜,還有政府補貼、可在大城市輕易取得車牌、不用像電油車般額外支付數十萬購買市區行駛證、電動車維修費用較便宜等。

除駕駛電動車形象較佳外,對國家及地區環保同樣有所貢獻,獲年輕人擁戴,最近中國推動電動車下鄉計劃,年輕人均勸喻父母改用電動車,藉以代替電單車或汽油車,父母及祖輩從小克勤克儉,一般拒絕子女勸告及饋贈,況且現有交通工具在農村或鄉下應付自如,故不欲浪費,把資金投放在其他事宜,相信會有部分長者接受子女建議或饋贈,預計電動車銷售維持高速增長,即使過去基數頗高,惟優質龍頭企業盈利及銷售增長可維持,股價有機會嘗試高位。

電動車行業及配套不斷增長,除中國早已建立電動車基建如充電樁外,美國傳統汽車龍頭企業皆已表明接受使用特斯拉製造的充電樁標準,有助美國充電樁成本下降,相關的充電配套可與中國媲美,且看誰獨領風騷。

日本電動車發展明顯較慢,尤其是堪稱全球產量第一把交椅──豐田,其電動車或混能車比例不大,只佔低單位數而已,故必須在電動車急起直追;反而其他日本品牌如萬事得及本田正不斷適應中國電動車市場轉變,本田汽車發展較佳,在中國成立合資企業──東方本田達20年,從成立至2017年,每年銷量上升22%,今年上半年卻只出售529691輛,與全球最大電動車製造商比亞迪產量相比,其今年6月份銷量為251685輛,還較去年同期上揚88.2%,其一個月即等於本田半年銷量的一半。

歐美日支持氫能車

中國6月份汽車銷售為224萬輛,其中逾半在中國生產,皆因電動車價廉物美、款式眾多及性能良好,中國早已處於全球電動車市場領導地位,包括電池及供應鏈等。德國寶馬、平治、大眾、富豪及保時捷等均製造許多電動車型號,僅次於中國。

日本傳統汽油車根本難以競爭,又如何成功追上中國?故日本欲彎道超車,鼓勵發展其他能夠降低碳排放的運輸工具──氫能源車(H2)。

過去數年許多歐美石油巨企因俄烏戰爭而大幅提升盈利和持有大量現金,部分用作收購氫能相關企業,短期目標為減少碳排放,改善企業形象;中長期冀望科技發展協助研發其他潔淨能源供不同車輛使用,如氫能源因密度較高而適合長程貨車,電動車具效率適合家庭式汽車,寶馬則欲研發氫能源車iX5s供歐洲政府體驗。

除德國及歐洲外,美國企業及政府紛紛利用政策及資金支持更多氫能源初創企業,如全球汽車零件巨企Bosch增加投資11億美元於氫能項目,藉以支持美國氫能貨車初創企業Nikola,機構投資者及散戶可透過股市、IPO和私募基金等投資。美加歐日澳等汽車場景、汽車產量和使用量非常龐大,有助氫能成本下降至一定水平後與電動車比併,可見氫能源逐步成為另一代替電池的競爭者,其支援或後備可能性也不低。

據悉中國早已致力研發氫能,故各位不應錯過氫能,究竟會否「飛龍在天」?不妨拭目以待。

未來AI發展當然無可限量,為各行各業、層次和領域等帶來無盡創新機會,可開拓收入來源,暫時高端晶片製造商最受惠,反而其他科技巨企依然投入資金及研究商業模式,未來再分高下,筆者日後再與各位分享。

回顧東驥模擬組合,截至今年7月25日一周下跌0.31%,年初至今表現為-0.89%,成立至今累計升幅達799.25%,平均年化回報為8.67%。

聲明︰作者為香港證監會持牌人士,沒有持有上述所提及的證券。作者所屬東驥旗下基金及客戶組合則持有輝達、騰訊、特斯拉及比亞迪,並有可能出售上述公司的股份。

東驥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網址︰www.pegasus.com.hk

電郵︰[email protected]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