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6日
全球智能汽車發展一日千里,自動駕駛系統亦日趨複雜,從事這類新型科技研發的企業,產品可能尚未商業化,因而仍然處於虧損,以往基本上不能夠來港上市融資。不過,港交所(00388)修例為特專科技公司另闢途徑,其中黑芝麻智能上月底已遞交上市申請,有望成為本港首隻特專新股。
提供汽車智能方案
所謂特專科技,是涉及新一代訊息技術、先進硬件、先進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以及新食品和農業技術,港交所今年3月31日起在《上市規則》增設的第18C章,正是允許這類企業在滿足若干條件下,可以來港融資。
黑芝麻智能是車規級智能汽車計算SoC及基於SoC的解決方案供應商,SoC(系統晶片)是一種包括中央處理器、內存、I/O接口及其他關鍵電子元器件的集成電路。該公司從事自動駕駛產品及解決方案與智能影像解決方案的銷售,全部均為《上市規則》第18C章項下定義的指定特專科技產品。
旗下重點設計、開發及執行的智能汽車SoC技術,包括華山系列的A1000、A1000L、A1000 Pro,以及武當系列的C1200等;另一方面,提供不同汽車自動駕駛等級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例如閉環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組合BEST Drive、商用車主動安全系統Patronus,以及V2X邊緣計算解決方案BEST Road等。
客戶集中且未扭虧
該公司客戶近年顯著增加,由2020年底的33名,上升至2021年的45名,2022年底進一步擴至的89名。該公司已與30多名汽車OEM廠商及一級供應商合作,例如一汽集團、東風集團、江汽集團、合創、億咖通科技、百度(09888)、博世、採埃孚及馬瑞利等,已獲得10家汽車OEM廠商及一級供應商的15款車型意向訂單。
不過,黑芝麻智能仍面對客戶集中度較高的問題,2020、2021、2022年來自最大客戶的收入佔比分別為47.7%、40.7%、43.5%;同期五大客戶收入分別佔總收入達88.5%、77.7%、75.4%。公司表示,在可預見的未來,其業務、經營業績及財務狀況可能會繼續取決於數量較少的客戶銷售。
即使黑芝麻智能去年收入1.65億元人民幣,按年提升逾1.7倍,但同期研發開支也增加近三成,至7.6億元人民幣,令其全年股東應佔虧損擴大近17%,至27.54億元人民幣;經調整淨虧損亦增加14.2%,到7億元人民幣。
按照新規則的要求,黑芝麻智能去年收入低於2.5億元門檻,故此將被視作為未商業化公司,意味其上市時市值須最少有100億元。上市前,黑芝麻智能先後有10輪融資,2021年底「C+」輪融資後,隱含估值為22.18億美元(折合約173億港元),相信會符合要求。
黑芝麻智能亦有領航資深獨立投資者:北極光創投和海松資本分別持股11.48%和5.97%。此外,小米(01810)和騰訊(00700)各持權益4.05%和3.87%,吉利集團和上汽集團(600104.SH)則持股不足1%。
外電引述消息指出,黑芝麻智能上市集資額預計為2億至3億美元(折合約15.6億至23.4億港元),中金公司和華泰國際為聯席保薦人。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國策尋寶 中交建攻守兼備 |
上一篇: | 滬深港通上日成交統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