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7月21日

郝承林 價值物語

大鷹派請辭 儲局幣策風向成關鍵

上周最重要財經新聞,大概不是納斯特指數將進行特殊調權,降低數家科技巨擘比重,因為指數調整,只會短暫左右市場。更值得注意的是聖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總裁布拉德(James Bullard)請辭,將影響聯儲局對待通脹態度。

布拉德不是今年有投票權、制定利率政策的票委,其辭職到底有何重要?美國傳媒去年曾訪問投資界,哪位聯儲局官員發言最具參考價值?頭3名固然是主席和兩位副主席,之後便是布拉德,可見其份量。

言論具參考價值

布拉德擔任聖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總裁15年之久,多次帶動風向,率先提出政策轉向,從鴿到鷹,從鷹到鴿。事後回看,都是對的,其意見在內都極具參考價值。

布拉德近年被稱為大鷹派,在2022年初率先表態要大幅加息,壓制通脹,也表示聯儲局行動要寧早勿遲。他最近表示,聯儲局在1983年、1994年採取的貨幣政策,是很好學習榜樣。

聯儲局於1994年初至1995年初,把利率從3厘調高至6厘,美國經濟便一路擴張到2001年,暗示還是要繼續加息。

此輪美股上漲,企業盈利貢獻不多,主要由估值修復(即放水)推動。與大部分人想像不同,去年第四季至今,聯儲局不但沒有堅決收水,反而輕微放水(見存款機構於聯儲局的其他存款餘額,WLODLL),讓流動性變得充裕。即使到了6月底債務上限問題解決,也沒見如去年上半年般的大幅收水。

筆者無意猜測布拉德去職原由,惟意見不得用,是否其求去底因?過去已成過去,重要的是聯儲局政策會否轉向。

讓我們想像一下聯儲局的決策過程,委員們先報告一下各地區經濟狀況,然後開會討論,過程中說服彼此,最後投票。現在少了一個大鷹派,利率和貨幣政策,大概率會回歸中性,又或明鷹暗鴿?現在少了一個往績最好的委員(就似股神畢非德從巴郡退休),決策水平會否大倒退?

料影響決策水平

最近美國通脹數據較預期為低(因去年基數較高),聯儲局有很好的理由不再收緊。市場上有這麼多資金,不收水的話,資金流動,美股能否繼續上升?惟這類缺乏盈利支持的上升,其實是在製造泡沫(巴郡已經好幾個季度沒大手買股)。

一旦稍後通脹回升(就似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才急急腳加息收水,大概會觸發另一次大跌。納指升了這麼多,現在才入市,大概需要勇氣(好投資見平先買,需要的是理性,不是勇氣),投資者還是等調整才決定入市與否,又或考慮調整幅度已深的中資科技股份。

[email protected]

 

(編者按:郝承林最新著作《致富新世代3──你也可以的穩健發財派》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