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0日
隨着中國經濟和社會逐漸復常,眾多外國政要和跨國巨企領袖紛紛來華訪問交流,藉此了解中國政治、經濟及營商情況,包括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財長耶倫先後訪華,氣候變化問題特使克里昨天剛結束中國行程,欲與北京就重啟氣候變化等問題對話。
目前美國企業最關心是其在中國發展及機遇,可惜中國經濟復甦進度不似預期般強勁,在中美博弈升級、地緣政治、針對性制裁下,中央政府罕有邀請環球金融機構到北京,參加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主辦的研討會,希望這些機構能夠了解和體驗在中國投資所面對的挑戰和機遇,並鼓勵他們提供建議和對經濟的看法。
由此可見,中國政府全方位了解及處理各項實際問題,如民營公司、科技平台、房地產企業等。
國家中央新領導班子亦主動出訪德國,視察實際情況和加強溝通,並與不同國家元首、機構負責人及領袖等會面,諮詢和研究未來策略,以便作出更周全及有效的考慮。
兩國佔全球碳排放逾一半
美國致力於推動去全球化,俄烏戰事甚至加劇分化環球諸國,並從歐洲轉移至其他地方,包括:
1.近期東盟召開會議,印尼總統佐科明言東盟各國不欲擔當任何國家的代理人;
2.拉丁美洲國家不欲牽涉在歐洲及俄烏的泥濘中,決定拒絕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其會議上發表演講,還要求歐洲諸國必須考慮就過去在拉丁美洲販賣奴隸等惡行作出賠償;
3.亞洲只有日本願意擔當代理人,其次為台灣、菲律賓等,這也解釋為何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民望創下新低,跌至34.3%,反對排放福島核廢水亦是原因之一。
處理氣候變化問題荊棘滿途,中美兩大國佔全球碳排放一半以上,故克里必須與中國商討合作才可達致雙贏,須知近年來氣候變化問題日益嚴重,全球平均溫度上升幅度及速度較預期快,並已超過危險水平。
天災頻仍 問題迫在眉睫
近期新聞報道指非洲發生旱災、西班牙山火失控、加拿大大片土地燒毁,並創下1989年以來紀錄,還有南韓暴雨導致多人死亡及失蹤,多塊農田淹沒,日本秋田泛濫成災,以及美國環保署(EPA)發出各大城市遭受熱浪侵襲的頻率及強度愈來愈大的警告。
由此觀之,全球氣溫、洪水、旱災等各走極端,解決氣候變化問題愈加迫切。中美作為全球兩大經濟體,必須承擔相關責任及帶頭合作,預計兩國應可在氣候變化取得突破,否則,地球前景堪虞。
中美兩國氣候變化問題特使解振華和克里已先後會面53次,故目標非常清晰,包括討論甲烷排放、其他非二氧化碳排放、減排措施、降低燃煤發電對氣候影響等,同時兩國一起向全球發出重大訊息,表明兩國嚴肅應對人類自身造成的共同風險、威脅和挑戰,未來數年繼續討論氣候變化及綠色轉型問題;解振華表示,中美雙方均欲於氣候變化議題進行實質性對話及行動,會談或可改善中美關係。
五大方向推動綠色轉型
國家或企業利用綠色金融推動實體經濟成功轉型,長遠亦屬贏家。東驥基金研究部認為綠色轉型若要成功,必須具備下列要素︰
1.客戶投資影響力(Impact Investment)︰最重要的是國民或投資者支持國家或企業進行綠色轉型,如資金成本低廉等;
2.企業承諾︰企業及團隊抱持其使命(Mission)、願景(Vision)、熱誠(Passion)及行動(Action);
3.豐富數據︰透過各式各樣及有效的數據,才可持續爭取更佳表現;
4.科技︰倘若缺乏科技配合,試問如何持續收集真實數據?這就能不致造假、欺詐及被操縱;
5.政策及監管︰起步時制定前瞻性政策非常重要,適當監管有助於行穩致遠地發展和減緩相關破壞力,當然個人操守和道德標準等才是最高境界。
各位必須注意下列轉型情況︰
1.不同行業、地區/國家因文化差異及階段不同而速度不一;
2.轉型初期帶來的盈利和收入未必反映於企業估值;
3.不同企業及地區或國家就氣候變化等適應能力必然有所分別;
4.轉型必定推高通脹,也因投入增加而推高能源成本等。
回顧東驥模擬組合,截至今年7月18日,一周上升1.6%,年初至今表現為-0.58%,成立至今累計升幅達802.06%,平均年化回報為8.69%。
聲明︰作者為香港證監會持牌人士,沒有持有上述所提及的證券。
東驥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30天免費閱讀】深港共建國際醫創中心 |
上一篇: | 論北部都會區的職住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