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7月12日

信報投資分析研究部 新股部落

藥明系上市王國快「添丁」

香港新股市場今年上半年低迷,全球集資額排名跌出三甲,降至第六位。港交所(00388)正實施多項利好新股上市的新規則,加上本港仍然是內地企業主要上市目的地,預期下半年新股發行活動有望回升。藥明系有機會「出一分力」,計劃分拆藥明合聯獨立上市,近日已獲確認可繼續分拆建議,其上市王國有望再添一員。

藥明合聯是藥明生物(02269)和藥明康德(02359)旗下合全藥業共同創辦的合資公司,主要專注於全球ADC(抗體藥物偶聯物)和更廣泛生物偶聯藥物市場的領先CRDMO(合同研究、開發及製造組織)。

按2022年收益計,藥明合聯在ADC等生物偶聯藥物CRDMO中排名全球第二及中國第一,全球市場份額約9.8%。按截至2022年底項目總數計,更是全球最大。

ADC藥發展空間大

生物偶聯藥物是區別於小分子藥或生物藥的一個獨特藥物模式。以ADC為例,通過一個化學連接子將具有細胞毒性的小分子藥物(即有效載荷)共價連接(亦稱為偶聯)至生物成份(即抗體)上。因此,ADC被設計為兼具抗體的特異性靶向作用和高效細胞毒性小分子藥物的細胞殺傷力。這種組合設計可能會降低傳統化療的脫靶毒性,同時提高藥效,從而改善安全性和療效。

數款ADC近期已顯示出對各種癌症的良好療效,並迅速獲得市場份額。2022年,ADC藥物的全球銷售額達79億美元,自2018年以來的年複合增長率超過40%。隨着偶聯技術的不斷進步和藥物組件庫不斷擴大,目前正在開發的生物偶聯藥物除用於治療腫瘤外,還不斷擴展治療領域至自身免疫性疾病、傳染病、代謝紊亂疾病等。

藥明合聯為一站式生物偶聯藥物平台,提供端對端CRDMO服務,包括生物偶聯藥物和單克隆抗體中間體及生物偶聯藥物相關連子及有效載荷的發現、工藝開發及GMP生產,是極少數可整合對ADC及其他生物偶聯藥物的發現、開發及生產至關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及小分子的跨學科專業知識的公司之一。

截至2023年5月底,藥明合聯擁有的102個整體項目中,有35個是由其客戶或其他外包服務提供商轉讓,客戶群包括創新生物技術公司及全球製藥公司,其中許多是ADC和生物偶聯藥物領域的領先從事者;同一時間,藥明合聯已累計服務296名客戶,包括全球ADC及生物偶聯藥物市場的大多數主要從事者。

往績增長強勁

藥明合聯往績紀錄增長強勁,2020年、2021年、2022年、截至2023年3月底止3個月收入分別為9635萬、3.11億、9.9億、4.88億元人民幣,淨利潤報2630萬、5493萬、1.56億、8067萬元人民幣。截至今年5月底止,未完成訂單金額為3.73億美元,並有58個正在進行的臨床前生物偶聯藥物項目及44個正在進行的IND後生物偶聯藥物項目。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全球ADC藥物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2年的79億美元,擴至2030年的647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30%,遠高於同年全球生物藥物市場的9.2%,可見藥明合聯正處於高速增長的賽道。

藥明生物亦認為,建議分拆不但有助藥明合聯抓住快速增長的ACD的機遇,也讓藥明合聯擁有獨立的融資平台,滿足業務發展的資金需求,還可以增強藥明合聯吸引和招聘人才的能力。

外電引述消息報道,藥明合聯擬上市集資約5億美元(折合約39億港元)。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