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6月26日

鍾秀霞 新興智見

A股估值吸引 信心恢復需時

對於投資者來說,最近市況發展或許令人稍感不安。在經歷強勁的開局之後,對經濟復甦的疑慮增加,在岸和離岸市場均已回吐漲幅。

尤其是在經濟重開之後,消費增速開始放緩,房地產仍然有待復甦。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消費者目前繼續處於儲蓄模式,消費未有大幅增加。以今年1月至4月為例,內地居民的銀行存款按年增長超過20%。顯然,經過3年的疫情封鎖,現時消費者信心依然低迷。

地方政府債務惹憂

最近備受市場關注的另一問題,是地方政府出現債務困難。貴州和雲南等西南部地方,都是相對貧困的省份,財政實力較薄弱,與其他省份相比,它們更容易受到經濟挑戰的影響,尤其是近年土地出讓的收入減少。

由於房地產開發商尚未從2022年的跌市中恢復過來,他們在資本開支方面仍抱着謹慎態度。要知道的是,土地使用權出讓是地方政府的重要收入來源。一旦相關收入減少,地方政府的財政便會受到壓力。數據顯示,專為地方基建項目提供資金的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於2023年將有約5000億美元的債券到期,與去年的峰值水平相近。

不過,我們相信中國當局不會坐視不理,任由市場出現更廣泛的不穩。我們預期未來將會陸續出現一些債務重組和債券延期,國有金融機構也很可能會出手提供支持,以化解任何潛在的違約風險。

由於房地產是這些宏觀挑戰的核心,當局可能會推出進一步政策行動。事實上,最近內地官方媒體已發表社論,呼籲為房地產行業提供更多支援,例如降低購房限制和降低新房首期等。我們亦看到上市房地產行業的表現有跡象回升,在今年上半年,房地產行業的走勢一直落後於大市。

幣策勢進一步放寬

在6月8日,中國多家大型銀行宣布調低人民幣存款利率及美元存款利率,預示內地有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的跡象。然後,中期借貸利(MLF)利率和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亦相繼下降。

那麼,上述一切發展,對中國股市前景有何意味?我們的觀點是,雖然市場情緒持續低迷,但股票估值已消化了很多壞消息。目前MSCI中國A股在岸指數的預測市盈率僅約11倍,相比之下,過去10年的平均值為13倍。若仔細一看,投資者不難發現不少股票的市盈增長率都低於1.6倍。

後市若要取得重大進展,最重要的是投資者及消費者信心恢復,寬鬆的財政和貨幣政策,相信是刺激市場重拾信心的關鍵。

作者為安聯投資高級基金經理,專責中港股票投資。她為《信報》/信網撰文,分享市場觀點。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