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5日
美國聯儲局議息前夕,納指100周二再漲0.79%,美股市場似乎假設加息已經完結。中國當局準備減息刺激經濟,美國下半年若能繼續停加息,內地放鬆貨幣政策的空間可較大,特別是當美國經濟進一步放緩,而人民幣貶值壓力減輕,有利A股、港股以至整體新興市場。
中央傳頻見商界 諗計谷經濟
聯儲局今次議息,一般估計口硬手軟,6月暫停加息之餘,又不排除進一步加息的可能。不過,5月份通脹數據令市場相信只欠居住成本回落,打擊通脹將可大功告成。居住成本是以平均租約價值計算,因為舊租約未續約,平均值屬虛高,實際上市場租金正持續下調,所以居住成本自高位回落只是時間問題。若把居住成本剔除,所謂的僵固通脹(sticky CPI)的3個月年率化變幅已降至近2%水平,至於克里夫蘭聯儲銀行的「切尾均值」(trimmed mean)通脹數字的按月變化年率化亦跌穿3%,報2.8%,這反映把較為波動項目扣除後,基本通脹正向2%靠近,問題是要多久才能回到2%?這會令聯儲局不敢貿然減息。
內地減息之外,暫時尚未見有十分具體的一籃子刺激經濟方案。周二晚發改委公布一系列措施,幫助企業降低成本,昨日再有發改委、稅務總局及海關等部委舉行聯合記者會,談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進展,當中主要是一些結構性及法治執行上的改革,以提升投資信心及改善營商環境,不過,這些變革效用在遠期,對今年下半年的經濟表現未必幫得上忙。
彭博報道,近幾周政府高層官員不斷與商界領袖及經濟界會面,商討可以採取什麼措施重建經濟增長動力,高層對目前的經濟狀況也較為着急,如何修補民企的投資信心是當務之急。根據彭博報道,國務院最快本周五討論刺激經濟的措施。
A股白酒醫美物流機械炒上
市場6月初以來對中央推出經濟刺激措施已有一些期望,先是內房爆升,建材板塊也跟上,近日內地的白酒股及本港的非必需消費指數亦反覆上揚,中證白酒股指數昨天升2.79%,自6月8日以來則累漲7.7%,本港非必需消費品指數過去6個交易日亦升3.7%。A股醫療美容及化妝品板塊昨分別進賬2.66%及3.2%,這兩個板塊自今年初見頂後已連跌多月,其他回升的弱勢板塊還有物流及機械股,市場似乎在憧憬中央會出台刺激政策,下半年經濟可重拾動力。
經濟刺激政策出台,可能也有輸家。過往在經濟下行周期,國有銀行讓利有前科。在疫情爆發期間,官方要求金融機構讓利過萬億元人民幣,本周二人行突然下調7天逆回購利率,恒生H股金融業指數昨天急挫1.5%【圖1】,一下子連10天線也失守。內銀的存貸息差早已如「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今年首季跌至1.74厘【圖2】,業內估計1.8厘或以上才能有較合理的回報,今次內地若進入減息周期,內銀股又要臨危受命,為拯救經濟而作出犧牲。
降本減費 國銀電訊商孭重飛
當股民聽到政府要為企業降本,想起除了內銀要出錢外,三大國營電訊公司也「走唔甩」,可能要減資費幫助客戶,這是一貫的劇本。中電信(00728)及聯通(00762)股價昨天急挫3%,兩股均創一個月新低,中移動(00941)則跌0.47%。本欄上周還看好「中特估」概念,看來在經濟下行之際,「中特估」肩上的社會責任頗重,價值重估真不知從何說起。
中美終於敲定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於本周日及下周一訪華,中國外交部晚間作出此宣布。中國外長秦剛昨早與布林肯舉行電話會議,央視報道,秦剛就台灣問題等中方核心關切闡明了嚴正立場,強調美方應予尊重,停止干涉中國內政,停止以競爭為名損害中方主權安全及發展利益。布林肯成行前,中方開門見山,大家先講得清清楚楚,以免有不必要誤會。此行未必有很重要成果,但打開溝通大門,落實去年11月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會面時的共識,也是向前邁進一步,中美關係不惡化,亦有助改善中港股市的投資氣氛。
中美在經濟上的互補關係仍相當強,正如美國大型對沖基金Citadel創辦人格里芬(Ken Griffin)接受英國《金融時報》訪問時稱,若美國今年陷入經濟衰退,中國可支撐世界經濟,而不致出現急速的滑坡。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好淡拉鋸成交奀 新能源車續領放 |
上一篇: | 360市況概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