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1日
過去十多年,併購了約20間銀行,當中十多間是由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接管的問題行家,第一公民銀行股份(First Citizens BancShares)在併購方面可謂做慣做熟,併購眼光以及整合能力,都無容置疑。話雖如此,收購一間以科技業為主要服務對象的銀行,還是第一次。第一公民CEO賀定(Frank B. Holding, Jr.)3月時做出接下大批矽谷銀行(SVB)資產的決定,難免引起部分市場人士懷疑,這間一向強調作風保守過保守的家族銀行,對矽谷銀行主要顧客科創公司與風投基金的需要,究竟了解多少?這批不一樣的顧客,第一公民是否能夠留得住?
第一公民銀行吸納初創客
關於第一個疑問,首先要知道,原來第一公民的根據地北卡羅來納州首府羅利(Raleigh),近年成功吸引不少一流科企落戶,工作機會多,自然順勢吸納大批業內精英,令名氣遠不及矽谷的羅利,變得大有「錢景」,有潛力成為東部矽谷,這點與賀定的收購底氣有密切關係。
與FDIC達成協議後,賀定立刻提醒大家不要忘記羅利逐漸成為一個新創科企中心,並表示希望第一公民能夠成為這批科技新秀的首選銀行。「這宗交易,建立在公司於科創業的固有業務基礎與能力上。我相信,科技行業會繼續受惠長線順風,不斷成長。」言下之意,第一公民不單確信科技業有前途,並一直關注區內科技業的成長,對科技業的需要與風險,知道不少。
羅利位於著名的三角研究園(Research Triangle Park)內,屬於高科技、生物科技研發中心之一,聚集一批跨國企業及中小企,裏頭包括Red Hat及聯想集團的總部,以及IBM研發中心和谷歌去年新建的辦公大樓。蘋果早前宣布,準備在該區興建新園區及工程中心。早前爆發疫情期間,科網業生意興隆,三角研究園憑政策優惠及良好光纖基建,進一步吸引為數不少的科技公司與人才進駐,累積更多本錢,成為東岸科技大本營。如果能夠把矽谷銀行經驗與產品帶到這個新藍海,並提升第一公民在整體科技界的知名度,不但可以賺得名聲,亦將開拓更多新財源。
保守與實力 助穩健融資
關於第二個問題,幾個星期前,第一公民總裁Peter Bristow受訪時承認,部分戶口依然在撤走,估計有一批舊客,因先前矽谷銀行出事、資金被凍結的經驗嚇壞,重建信譽需時。從得知矽谷銀行爆煲,到美國政府宣布所有存款將會得到保障,中間的幾十個小時,令不少把全副身家放在矽谷銀行的初創CEO大亂陣腳,個別公司為籌錢出糧與找數,要立刻平價促銷套現,總之一頭煙,之後就算決定留在矽谷銀行,亦要多幫襯一兩間銀行。風投公司自己搵多間主要往來銀行之時,提醒所投的初創,不能把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
正在花大量時間努力安撫客戶,第一公民入主後,會繼續矽谷銀行的業務模式,一切已經恢復正常的Bristow,承認一間30多年來被創科界視為第一名的銀行,突然倒閉對信心打擊頗大。雖然未必每個客戶都會留低,但以第一公民的保守與實力,應該可以讓大部分舊客放心。有過陰影,顧客一如以往,把矽谷銀行當成御用銀行恐怕比較難。出事後,有批矽谷銀行客戶經理跳槽,部分生意自必跟住關係離開。不過,Bristow認為,流失部分存款與客戶,不一定全屬壞事。矽谷銀行就因為好景時,存款大量湧入,然後錯誤地利用大筆隨時可以撤走的短期資金,過度投資長期債券,導致失敗收場,適度減少銀行水浸的壓力,說不定更好。
另一個問題是,習慣保守的第一公民,是否能夠一如矽谷銀行過往,對沒有利潤沒有資產、被視為高風險的新創提供資金?樂觀的看法,相信未必所有新創都適合採用急進作風,第一公民可能會為科創界帶來一些更為穩健的融資安排,未嘗不是好事。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三大市場事件值得關注 |
上一篇: | 三季波動三季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