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5月11日

畢老林 投資者日記

內銀客跨城存錢另類啟示

5月10日,周三。炒股最緊要有概念,潮流興講中國特色估值體系(中特估),多個板塊緊隨「阿爺」笛聲起舞,踏入5月,起步較遲的內銀發力追落後,成為近日中港股市焦點。在地球另一端,美國地區錢莊風雨飄搖,股價上落刺激過玩笨豬跳。此消彼長,本報「信析」日前指出,東升西降在板塊層面得到體現。

老畢甚少談論港股,偶爾落注也只利用美股上市相關ETF出擊,惟事涉銀行且關乎經濟,中美情況雖沒有任何可比性,但從某些角度看不乏共通點。內銀當炒,美國中小型銀行當黑,東升西降中何妨來個crossover,看能否得出「另類啟示」。

減存息一箭雙鵰

美國於短短兩個月內發生三宗銀行倒閉事件,地區錢莊流失大量存款,直接導致信貸緊縮並加劇高危領域商業房地產爆煲風險,拖得兩拖,不排除經濟就此急速滑波。

中國情景完全不同,銀行存款今年首季激增近10萬億元人民幣,相當於2021年全年增長。究其原因,內地疫後復甦之路崎嶇不平,經濟前景未如想像般樂觀,民間消費及投資意欲不振,資金積壓銀行體系形同「躺平」,對經濟影響消極。

美國銀行危機源於存戶信心,一時三刻無法根治,拖延下去,經濟衰退有自我實現之虞。反觀中國,海量資金閒置銀行,與當局激活消費促進投資目標背道而馳,復甦更難邁步向前。

有鑑於此,決策者索性來個一箭雙鵰,透過推動內銀下調存款利率,既引導資金從銀行流向實體經濟和市場,還可有效改善內銀淨息差,一次過解決兩大問題,炒「中特估」更加振振有詞。

繼多家中小型銀行4月調低存款利率後,浙商銀行、恒豐銀行、渤海銀行上周五起調整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以3年期及5年期定存息率降幅最大,已跌穿3厘,當中渤海銀行3年期整存整取利率從3.25厘下調至2.95厘,降幅達30個基點。內地上一輪存息調整以中小銀行為主,本輪則三家都是股份制商業銀行,業界稱之為「補降」。

「存款特種兵」興起

從政策、經濟以至估值修復着眼,內銀此舉都是正面的,可是中長期定存利率3厘不保,對食息一族卻帶來困擾,「跨城存錢」異象應運而生。內地媒體《第一財經》報道,有民眾為追求更高利息,舟車勞頓在所不計,捧着數十萬元人民幣前往另一城市同一銀行存錢,被網民戲稱為「存款特種兵」。

美國地區錢莊流失的存款,不是由大到不能倒的銀行接收,便是湧進孳息率吸引的貨幣市場基金,涉及信心及收益兩個因素。內地存戶跨城存錢,與信心自無半點關係,惟在追求較高回報這一點上,多少有些異曲同工。

有趣的是,美國存戶因求穩而棄小取大,內地民眾則跨城抗減息不嫌煩,同一銀行市與市之間息率差異可見一斑。

《第一財經》舉了一例,某商業銀行在江蘇銷售的1年期和2年期存款產品,普遍較上海同類產品利率低15個基點。最熱門的3年期存款,相差更達40個基點。

不要小看這0.4厘的差距,10萬元在江蘇存3年,比放於上海同一銀行少收1200元利息。層層加碼,存20萬少收2400元,50萬足足差上6000元,難怪心水清的存戶想出「跨城」這個對策,不知算不算具中國特色的另一現象?

東升西降逢低買

內銀抵買唱了不知多少年,「信析」根據EJFQ.com FA+資料指出,按分析員預測數字計算,股價炒高後,市賬率普遍尚未達到中位數水平,意味估值依然偏低。該欄提到,以市賬率、股息率等指標衡量內銀價值,「西風」未免過濃,與「中特估」結論未必一致。

老畢就話,採用什麼準則並非重點,配合國策才是關鍵。西方慣用的指標若顯示內銀估值仍吸引力,以「中特估」把尺嚟度,修復空間只會更大。真心相信東升西降,趁調整不妨吸納。

 

(編者按:畢老林最新著作《我的投資日記》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