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5日
從定義上來看,經濟衰退通常指的是國內生產總值(GDP)至少連續兩個季度下跌。有說美國下半年將步入輕微衰退,但衰退可不只有一種。除了周期衰退,還有一種,叫資產負債表衰退。
周期衰退比較好理解,好景時企業加大投資,供應大過需求,部分企業生意不夠,退出市場,於是供應太少,價格上升,吸引新投資,衰退結束。
若是這麼簡單,那麼為何日本經濟失落了近30年?因為那不是周期衰退,而是資產負債表衰退。
上世紀九十年代,日本泡沫經濟爆破後,不止企業破產,還有樓價大跌。消費是有關對未來的預期;當樓價上升,儘管是賬面富貴,人們還是樂於消費。惟當樓價下滑,負債便變得很真實。
高負債致個人或企業增加儲蓄來償還債務,減少消費和投資,企業盈利衰退,使經濟進一步放緩。長命債長命還,一般經濟周期大約3、5、7年,資產負債表衰退嘛……看看日本就知道了。
世界經濟經歷過幾次樓市泡沫爆破,第一次是上世紀三十年代美國的大蕭條,然後是九十年代的日本。亞洲金融風暴中的香港當然也是,幸有2003年的自由行讓經濟見底回升(中央政府的上帝之手)。2008年的美國也讓人十分擔心,幸有美國聯儲局多次QE(從此除了有利率政策,還多了貨幣政策這一板斧),終於讓經濟起死回生。
儲局收水影響全球資產價格
股神戰友芒格和投資界大師馬克斯(Howard Marks)最近都不約而同警告,美國銀行充斥着商業地產的壞賬,或正醞釀一場新風暴。資產價格虛高是一方面,網購和在家工作也是原因之一,惟推手則是聯儲局「收水」。馬克斯預期未來5至10年通脹在5%左右,倘如是,聯儲局大概很難再大規模「放水」,反而「收水」機會則甚大。美元是全球貨幣,聯儲局「收水」影響的不只美國,而是全球資產價格。
那麼股市下星期會大跌嗎?天氣沒法準確預測,但氣候卻可以預期。以前是久不久就「放水」,調整時間既短,幅度也不深。未來則可能是久不久便「收水」,調整時間會長些,幅度也可能深些。因為人們有錢都拿去還債,而不是投資和消費了。
企業盈利增長放慢,市場上買家也少了,且久不久便會有流動性收緊,那麼何妨在別人不得不賣出的時候,才狠狠下注?投資者不用擔心買不到平貨。
股市會不會從此一蹶不振?又不用這麼悲觀。日本股市上上落落這麼多年,還不是出了UNIQLO、無印良品、朝日啤酒等升了數十倍的股票?即使亞洲金融風暴時候的香港,資源、出口、航運股等也一樣升個不亦樂乎。
無論貨幣環境順風還是逆風,都會有好股票。惟順風時什麼都升,逆風時則只有好股票會漲。管他這麼多幹什麼,心儀股份夠便宜時買就好了。
(編者按:郝承林最新著作《致富新世代3──你也可以的穩健發財派》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中資股買盤強勁 平保建行接力上 |
上一篇: | 滬深港通上日成交統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