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8日
相信讀者在電視或報章等渠道都聽過或曾接觸ESG或低碳的話題。於彭博終端機內出現與ESG有關的新聞或分析次數,於2017年曾飆升至每月60多萬條,隨後數字雖從高位回落,惟目前每月還有多達20、30萬條新聞,某程度反映市場對ESG相當關注。
ESG是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Social)、管治(Governance)的縮寫。ESG的出現是因為市場愈來愈關注企業的社會責任和營運時對環境的影響,以及管理層的透明度和公正性(當然,多國政府積極推動亦應記一功)。
由於人們對ESG課題的關切,近年亦衍生不少以ESG或低碳概念的投資工具。全球市場涉及相關概念ETF的資產總量規模,在過去兩年已突破4000億美元;單是本地,ESG相關ETF亦有14隻(包括港元和人民幣報價),而恒生投資於今年3月底亦推出全港首隻低碳主題的A股ETF:恒生A股通低碳指數ETF(03038)(83038)。
目前在美國交易所買賣、以低碳為投資主題的ETF共有6隻,其中BlackRock U.S. Carbon Transition Readiness ETF(LCTU)屬最大規模。該ETF成立於2021年4月8日,即歷史只有兩年多,截至今年4月26日止,管理資產規模為13.9億美元,投資目標是羅素1000成份股中,能夠於低碳經濟轉型中獲益的大中型企業,目前三大持股分別為蘋果(6.5%)、微軟(5.6%)和亞馬遜(2.5%),橫跨互聯網、電腦和軟件等多個不同的行業。
2022年中至今,約有2億美元資金流入LCTU,相當於目前資產規模一成三,反映投資者頗為積極吸納。技術走勢方面,LCTU去年一直沿着下降通道運行,踏入今年初終向上突破下降通道頂線【圖】,惟升勢動能不足,2月初攀至跌浪反彈黃金比率50%阻力位便無功而回,暫時仍處待變階段。
信報投資分析研究部
(編者按:呂梓毅《港股追勢36計──入市必讀重要指標》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大市望續彈 險企績靚有憧憬 |
上一篇: | Greedflation可以去到幾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