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2日
上周跟一名交易課程學員閒談,他說自己仍然鍾情蘋果公司的股票。我問他為什麼,他說因很喜歡蘋果的產品,是個「果粉」!當然,無論從短線和長線而言,蘋果股價的走勢都非常不錯。但正如我之前教這名學員,交易的其中一個誤區就是「戀上一隻股票」。買不買一隻股票,不應該被你個人對這間公司或其產品的喜好主導,而是要看其基本面因素和技術分析。
我的看法一點都不重要,最重要是市場對它的看法,股價走勢就反映這一切。
如果根據那名學員的思維,詢問在香港電動車的用家,可能大部分都會選擇投資於特斯拉的股票。即使不是電動車的用家,也可能會選特斯拉,因為街上隨處都可以見到它們的車。但這些都是「個人意願式」的選股方法,特斯拉剛公布第一季度業績,我們不妨從基本面看其前景。
特斯拉第一季度的每股盈利為0.85元(美元.下同),符合分析員預期;收入為233億元,略勝分析員預期的232億元。
吸引力隨毛利率大跌
不過,該公司的股價在發布業績後的延長交易時段,急跌超過5%,原因是市場焦點不單放在盈利和收入上,而是特斯拉自去年底到本周二的6次減價,能否有效刺激銷售,做到薄利多銷。特斯拉公布的毛利率(Gross Margin),由去年第四季度的25.6%,急跌至18.3%,比去年同期的27%,跌了超過三成。
特斯拉過去能吸引投資者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有着比起同業超高的毛利率。福特和通用汽車去年第一季度的毛利率大約是15%,由此可見,特斯拉的吸引力已大不如前。
雖然馬斯克聲稱減價是要把公司從「低銷售量、高毛利」,轉型為「高銷售量、低毛利」,從而保持其領導地位,但對電動車市場有認識的都知道,面對愈趨激烈的競爭,特斯拉迫不得已要減價。事實上,2021年第一季度,特斯拉的全球電動車市佔率是17%,排名榜首,比第二位的五菱(上汽、通用汽車和五菱的合資企業)的9%,多出接近一倍。不過,這領導地位於2022年第二季度已被比亞迪(01211)奪去。到了去年第四季度,比亞迪全球市佔率高達20%,而特斯拉降到12%。
中國會成為全球電動車銷量最高的地方,這點對於有遠見的馬斯克不難洞悉。2022年,中國已經是全球交付電動車最多的國家,達620萬部,佔全球六成,按年增長77%,比全球的55%和美國的47%都高。美國於2022年交付的數目只有110萬部,全球佔比僅10%。
面對中國電動車品牌競爭
特斯拉的問題就是它們在中國的增長比不上整體市場。2022年,該公司的全球銷售金額按年增長51%,但在中國市場的增幅只有31%。當全中國漲幅達77%時,特斯拉在該國僅升31%,這就代表市佔率大幅下跌。
以前我們提到國產電動車,可能只知道有比亞迪,就像在美國只想到特斯拉一樣。不過,現在國產電動車已佔國內市場81%的份額,其中比亞迪、五菱、奇瑞、長安和廣汽(02238)是幾大龍頭廠商。
中國還有許多電動車初創企業,如蔚來(09866)、小鵬(09868)、哪吒汽車、AITO、智己汽車、極氪、愛馳和睿藍,能夠與外國知名品牌作有力競爭。
相反在美國,2022年十大最暢銷的電動車品牌,本土品牌雖然佔了7位,但都是由特斯拉、福特和雪佛蘭佔據。那些初創品牌如Rivian和Lucid未成大器。美國電動車業發展呆滯不前,可能沒有對特斯拉帶來壓力。
疫情前,我在深圳坐過的比亞迪,給人的感覺是廉價車;上周我在中山坐過一部它們王朝系列中的「漢」,外觀得體,內裝豪華,而入門版售價只是22萬元人民幣。Model 3減價後入門版還要23萬元人民幣,如果馬斯克有機會坐過「漢」,我不知道他會選哪一部呢?
作者為TF3創辦人,他為《信報》/信網撰文,分享對市場的看法及策略觀點。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剖析蘋果高息吸存款 |
上一篇: | 由市場兩件小事 前瞻通脹與衰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