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1日
恒指周三錄得較大跌幅後,昨天表現牛皮,全日僅升29點,成交只得1016億元。中港股市方面,熱炒的數碼經濟及人工智能(AI)股份有資金追捧。至於外圍,美國電動車股特斯拉(Tesla)減價求銷量,盈利按年少25%,拖累納指100跌0.7%。
馬斯克求量 旨在日後賣軟件
由於內地車市年初以來亦出現減價戰,特斯拉季績震撼也令本港上市的汽車股普遍下挫,造車新勢力跌幅最大,小鵬汽車(09868)急插8.8%,蔚萊(09866)下滑6%,理想(02015)大跌4.3%。
特斯拉首季售出42.3萬輛車,營收達233億美元,增長24%,惟盈利25億元,按年挫24%;首季Non-GAAP經營利潤率由一年前的19.2%降至14.1%【圖1】。行政總裁馬斯克認為,以「價換量」好過「低量高價」,因未來車隊壯大後,可從出售軟件賺取更多收入。
特斯拉的利潤率一向遠高於同行,確有空間繼續削價,把剛推出或準備推出電動車的車廠殺個片甲不留,未來減價戰應該也會波及中國市場,成為中資汽車股的一大隱憂。
去年炒得火熱的電動車電池產業鏈、太陽能,連同中國生科板塊,今年表現卻「死火」,被5G通訊板塊比下去,從這幾個板塊的ETF表現可見一斑。
南方中證5G ETF(03193)今年累積升幅達31%【圖2】,該ETF的重磅成份股包括半導體股如A股紫光股份(000938.SZ)及在中港均有上市的通訊設備股中興通訊(00763),紫光股價昨日上漲7.3%,中興在港更飆6.5%。
悶市資金湧向通訊網絡板塊
今年中港的熱門投資主題之一是數碼經濟和人工智能,這方面的發展對光纖及無線通訊網絡需求大增,高速的數據傳輸、儲存及運算所涉及的基礎設施,市場前景可觀,光纖生產商、光通訊行業、半導體、服務器等硬件生產商成為資本追捧對象。
華為輪值董事長孟晚舟周三在深圳舉行的全球分析師會上致詞時指出,2026年全球數碼化轉型支出會達3.4萬億美元,這會是整個產業鏈的新藍海;到2030年,全球聯接總量將突破2000億,企業網絡接入、家庭寬帶接入、個人無線接入將迎來萬兆聯接的時代,通用算力將增長10倍,人工智能算力大增500倍。
華為唱好數碼轉型 AI股受捧
這位科技阿姐給出如此樂觀的預測,昨天內地的網絡基建股及人工智能股大受追捧,相比之下,太陽能及電池產業鏈股則遭拋售,本港上市的南方中證5G ETF上升3.6%,GX中國電車ETF(02845)挫3%,南方太陽能ETF(03134)低收2%。內地有網民戲言,新能源及電池股被人工智能股抽乾了水。股場上棄舊愛、追新歡乃等閒事,哪裏旺,資金就會流向哪裏。
由於新能源、醫療及電池板塊均不濟,令內地的創業板指數昨日回落1.2%,技術走勢不太好,收市指數處於10天、20天及50天移動平均線之下。
收市後,重磅成份股寧德時代(300750.SZ)公布首季營收達890億元(人民幣.下同),高於市場預期的751億元;淨利潤98億元,則低過市場預期的110億元。這家電池業巨人今天開市表現,將決定創業板要否再尋底,昨日業績公布前公司股價跌了3.5%。
外圍方面,美國昨晚公布的截至上月新申領失業救濟人數24.5萬,回升5000人,略高於市場預期的24萬,持續領取失業救濟人數於4月8日的一周升至187萬。該數字為2021年11月以來的新高,反映失業人士重返職場的難度增加,就業市場開始放緩,不過距離衰退還較遠。
數據公布後債息略為回落,金價輕微反彈,納指期貨跌幅略收窄,金融市場反應不大。
短期市場關注點可能會回到科技股的季績上。美科技服務及顧問CDW周三發盈警,預期首季收入僅51億美元,較市場預測的56億美元為低,公司又把全年美國科技企業的投資與去年比較,由持平下調至高單位數跌幅。CDW為蘋果、思科及微軟等大型科技企業提供科技產品及服務,足以折射科技行業市況的冷暖。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新東方現突破可追 料續跑贏同業 |
上一篇: | 360市況概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