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4月14日

習廣思 信筆攻略

恒指拗腰保不失 生科股異軍突起

繼騰訊(00700)南非大股東Naspers準備繼續減持股份後,阿里巴巴(09988)主要股東日本軟銀亦披露今年再以預付遠期合約方式大手沽售所持阿里股份,消息在周三紐約時段披露,令納斯特中國金龍指數急挫3.9%。港股昨天甫開市,恒指即插424點,跌穿4月份的重要支持位20000點,低見19885點,遭減持的主角阿里一度下滑5.15%,不過,科技股在低位有頗為強勁的承接,阿里收市跌幅收窄至2%,加上醫藥健康板塊造好,恒指收市倒升34點,報20344點,重回本月的上落區間內【圖1】,20000點看來有一定支持。

軟銀向美國證交會呈交的文件顯示,去年底及今年2月已先後透過預付遠期合約沽出總額72億美元的阿里股份,顯然軟銀趁去年11月內地撤銷動態清零政策,股市大漲之際,急急清貨離場。阿里股價於1月26日曾經攀至118.5元,此時不走,更待何時。

阿里快將逃離減持漩渦

軟銀去年曾以預付遠期合約大手減持,這類合約雖然有回購條款,即軟銀在合約到期時可要求取回股份,並償還合約簽訂時取得款項,但是去年軟銀最終沒有行使選擇權,似乎軟銀採用此方式減持,旨在避過繳交資本增值稅。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券商在簽訂協議取得股份後,會在市場沽售,若軟銀最終行使選擇權,須再從市場買入。軟銀今次減持的股份,應該早已流入市場。隨着軟銀僅餘3.8%股權,阿里股份所面對的減持壓力理應大減。反而,騰訊遭大股東減持的陰霾還會持續下去。

美息見頂 醫健板塊翻生

恒指成份股之中,昨天表現最好均為醫藥健康板塊,當中藥明生物(02269)抽高7.8%,翰森製藥(03692)升3.4%,中國生物製藥(01177)漲3.4%;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數升幅更達3.5%,突破50天移動平均線【圖2】,有重展新升浪之勢。生科股多處於投資期,對美國息口較為敏感,在聯儲局加息周期見頂,市場預期下半年會大幅減息,10年期債息早已不斷下滑,令生科股翻生。

美國昨晚公布的上周新申領失業救濟人數升至23.9萬,高於預期的23.5萬,前值為22.8萬,反映就業市場的失業情況惡化。同日公布的3月生產者價格指數升2.7%,低於預期的增長3%,前值為升4.6%,增幅連續8個月收窄。消息公布後,美滙指數失守101水平,報100.98,跌幅達0.5%;金價攀至2042美元,升27美元。周三公布的聯儲局3月份議息會議紀錄顯示,該局研究人員提交的經濟分析,預測年內經濟會出現溫和衰退,主要因為銀行近期出現問題。這更印證了市場近期的部署,即買金買國債及沽美元。

內地3月份出口增長達14.3%(以美元計),遠勝於市場預期的跌7%,主要受惠於出口東盟增長強勁,歐盟及南韓市場亦錄得增長,出口美國則錄得跌幅。市場解讀數字與經濟師預測有這麼大出入,是因為疫後工廠的生產一直未完全恢復,影響出口增長,3月份看來製造業生產已全面恢復。然而,面對環球經濟放緩,今年的出口前景仍然難以樂觀。進一步振興內需,才是穩經濟重要手段。

在各類出口產品中,內地稱為「新三樣」的增長異常強勁。這三樣出口產品分別為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及太陽能電池,首季電動車出口額647.5億元人民幣,大增122.3%;鋰電池出口額1097.9億元人民幣,上升84.3%;太陽能電池出口額突破900億元人民幣,增長23.6%。國家海關總署發言人指出,新三樣拉動出口整體增長1.7個百分點,今年首季拉動的力度已提升至2個百分點。

內地汽車出口超德趕日

摩根士丹利引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今年首季中國乘用車與商用車出口總量為99.4萬輛,大增71%,新能源汽車出口量更倍增。去年中國出口汽車310萬輛,超越了德國的280萬輛,勢有力挑戰以380萬輛排首名的日本。大摩認為,隨着內地車市競爭日趨激烈,車廠外闖是必由之路,中國製的新能源車款式較多,性價比高,加上今年物流及電池成本下降,均有利於中國車廠在國際市場上競爭。

去年中國汽車出口亞洲佔36%,歐洲為25%,拉美亦達24%。大摩指出,歐洲市場的比重今年會上升,主要由新能源車推動。今年首季內地車廠在出口市場上仍是比亞迪(01211)與長城汽車(02333)領跑。該行預計比亞迪全年銷量會有一成來自海外市場,該公司單是泰國的銷售目標便達5萬輛,去年全年海外總銷量也只是5.5萬輛。

歐美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會是內地車廠拓展當地市場最大障礙,相信未來要開拓歐美市場,在當地設廠生產,是內地車廠唯一出路。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