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日
孳息曲線倒掛已持續8個多月,10年期和2年期債息差曾擴闊至最多1.07厘。美國經濟出乎意料地有韌性,職位空缺增長強勁,市場預期的衰退卻遲遲未出現。SVB和Signature Bank被FDIC接管,市場擔心系統性風險,2年期債息急跌,短短數天由5厘跌至4厘,10年期與2年期息差近期更收窄至0.4厘,FedWatch數據反映,7月減息的機會高達70%。存戶把存款搬到大銀行,或買入貨幣基金賺取高息,令中小型銀行存款下降。高盛估計,中小銀行持有商業樓宇按揭債務佔比高達80%,一旦存款流走,銀行被迫收縮信貸,對商業房地產造成衝擊,拖累經濟。
SVB沒管好利率風險
銀行營運模式是借短貸長,正常孳息曲線有助銀行賺取息差。正常孳息曲線(normal yield curve)是由左至右向上傾斜,短期債息低於長期。但孳息曲線由左至右向下傾斜(即倒掛),短債息高於長期債已持續了一段時間,對銀行和一些行業利用槓桿賺息差的業務帶來挑戰。過去長時間接近零息環境,令投資者忽略利率上升風險,放膽買入長年期國債套息。SVB的問題,正是沒有管理利率風險,持有過多長債,導致短期流動性出現問題。
聯儲局應對銀行存款流失,推出Bank Term Funding Program。銀行可把長債和MBS以面值抵押換取現金,為期最長一年。銀行也可透過聯儲局貼現窗取得貸款,應付短期資金需求。
聯儲局提供短期流動性,令資產負債表在兩周內增加了4000億美元,由8.3萬億美元回升至8.7萬億美元,縮表似乎暫停了。市場普遍預期今年上半年息口見頂,下半年開始減息。若短息跌幅大於長息,孳息曲線會由倒掛轉向,變回正常形態(即向上傾斜),反映一旦陷入衰退,聯儲局便要加快減息步伐支持經濟。
市場較多用10年期與2年期債息差作為孳息曲線變化的參考,自2000年以來,10年期與2年期債息差見底回升出現過3次。第一次在2001年,10年期與2年期債息差見底,標指在高位徘徊。當債息差轉向升破零並持續向上,標指出現一浪低於一浪,累積跌幅達44%【圖】。另一次是在2006至2008年,過程則較反覆,直到2008年債息差才明顯轉向由負變正,初期標指也處高位徘徊,隨後形成下跌浪,跌幅達56%。最近10年期與2年期債息差有見底回升跡象,如升破零向上,對美股不是好消息。
大型科企可伺機吸納
美銀3月10日至16日所作的基金經理調查報告,擁擠交易首三位分別是長倉歐洲股市、美元和中國股市,最大尾部風險是系統性信貸收縮和通脹,42%受訪者認為未來12個月將出現衰退。解讀報告,現時投資者應避開擁擠交易,衰退似乎無可避免,美股仍有下跌空間,組合繼續防守部署。
歐美銀行相繼出現危機,資金流入美國國債和黃金等傳統避險資產。美國息口很大機會見頂回落,強美元趨勢將結束,投資部署可用減息和美元下跌兩個主題尋找投資機會。減息周期開始時,也代表經濟已出現衰退,高評級債可望受惠,但企業債違約率有機會急速上升,短期宜避開高息債。未來科技發展仍是推動增長重要的一環,ChatGPT的應用,有助企業提高生產力,減省人手。人工智能成為投資新亮點,刺激微軟(MSFT)、Nvidia(NVDA)、Alphabet(GOOGL)等股價上升。大型科企營運收入雖受經濟周期影響,但財務狀況健康,可被視作避險資產,如出現急跌是吸納機會。每次衰退,銀行業都要面對撇賬,令盈利受損,需要較長時間才可復元,暫時不宜沾手。
作者為認可財務策劃師,擁有逾10年的基金投資組合管理經驗。他為《信報》/信網撰文,分享投資管理心得。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矽谷銀行故事背後新經濟形態 |
上一篇: | 去美元化洶湧 勢將蔓延全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