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日
執筆時是3月30日,周五會公布美國個人消費開支平減指數(PCE),假設與市場預期落差不大,可早一日為季結寫點東西。
首先,本欄在去年12月31日文章指出,亞馬遜、Alphabet、Meta和特斯拉等明星科技股的市值皆大縮水,風險釋放得不錯,即使利率少有地急升,惟道指或大型價值股僅傷及皮毛;最終,去年底已放透風險的明星科技股迎來大反彈,道指和大型價值股則遠遠跑輸。
納指100創本年高 市場沒恐慌
其次,文章提到穆迪Baa級企業債與10年期美債息差只有2厘上下,與新冠疫情爆發前差不多,反映市場對經濟衰退或重大危機的定價有限,投資者預期的可能是溫和衰退甚至不衰退。上述息差最新報2.15厘,微升,主要是反映近來美國地區銀行的危機,因為在一個月前,此數據處於1.8厘上下。換言之,2月時市場比去年底更「老定」,現在亦不見得恐慌。
這便解釋了為何納斯特100指數在周四創本年新高,投資者目前的預期仍相當樂觀,其一、反映在上述息差,他們不覺得經濟有危機;其二、從兩年期美債息論,去年底是4.4厘,現在約4.1厘,息口預期回落,即錢平了的同時,經濟未見衰退,妥妥的「金髮女孩」時刻。
勤力觀察宏觀條件 審時度勢
不過,筆者傾向維持去年底的判斷:「不少資產大跌六七八九成,滿街打折貨雖不中也不遠,但今次與2018年底相比,不夠全面性,風險釋放度亦因而受限,故明年主要出現的是階段性機會,大跌的資產才有可能是世代性機會。」大跌的資產像特斯拉、比特幣如今距低位已有一段距離,但整體大市由於風險釋放度有限,應該繼續階段性的部署和判斷。
既然是以階段性的角度去看,即要有巴黎鐵塔式反轉再反轉的準備,例如兩年期美債息在首季經歷大起大落,對經濟衰退的定價亦可以抽上抽落。換句話說,投資者要與聯儲局一樣Data-dependent,觀察宏觀條件審時度勢,因此,去年底文章指2019年尚容許懶人被動投資,2023年則要勤力點主動投資。
此外,本欄上周提到虛則炒之、實則避之的現象,亦明顯只是階段性機會,隨時反轉;畢竟劍橋科技(603083.SH)由上周五不足30元人民幣,再升至周四最高近40元人民幣,如此瘋狂,投資者針對此現象的逆向部署屬情理之中、意料之內。
實則避之現象隨時反轉
手頭的實業A股有美的(000333.SZ),此股周四大成交錄得近6%的漲幅,不排除是實則炒之的先兆。馬斯克在特斯拉投資者日揭示最新的宏圖大計,其中重點介紹了熱泵的減排作用,美的主業之一的暖通空調背後技術其實就是熱泵,據悉,熱泵已成為歐洲電氣化的重要布局,這方面的發展或有助帶動美的外銷業務。
港股方面,除了之前提過在3月中開始試水溫的港交所(00388)、中海油(00883)、聯想集團(00992)、友邦(01299)等期權,近期手頭表現較好的實業股有兗礦能源(01171);摩通預期今年煤炭銷售均價趨勢負面,但長倉兗礦、短倉神華(01088)是此板塊的最佳投資策略。
該行料煤炭售價或平均跌30%,至每噸910元人民幣,續高於2019年起的平均水平,相信兗礦及神華仍為「現金牛」,把前者目標價由28元上調至32元,評級改為增持,反映其高派息率和在優質海運煤市場上有更高敞口。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從內地巨企風投看AI風口 |
上一篇: | 香港股市周五收市統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