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日
位於屯門掃管笏及青山公路旁的新盤飛揚二期收票5000張,超額認購11倍,放售400個單位,折實平均呎價達12798元,與飛揚一期於去年6月首批單位放售平均呎價15050元比較,折讓近15%,當中有部分單位減價幅度更高達25%,中原地產亞太區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以「放血價」形容發展商劈價賣樓。
銀行或降估價 隨時抬錢上會
飛揚二期的準買家固然受進取定價吸引,不過,對於一期的買家,特別是建期買家來說絕對是個壞消息,因為屋苑樓價變相即時下跌一成半,由於整個項目仍處於樓花期,以高成數按揭上車的一期準買家有機會被銀行調低估價而需要投入更多首期以完成交易。
換句話說,增加了那些首期預算極有限,希望借盡九成上車的買家的撻訂風險。現時距離物業落成約有一年時間,到時要看看銀行的取態及樓價走勢,如果樓價繼續回穩而銀行願意以合約價成交的話,買家就不需要「抬錢上會」,但買家應該做好準備籌集額外資金以應付因樓價再度回落,銀行決定調低估值的風險。
入市前評估與區內二手差價
其實發展商在市旺時會以溢價賣樓,在淡市時以貼近二手價賣樓,屬於商業決定,亦無可厚非,小業主唯一可以自保的方法是買樓前評估一下項目與區內二手的差價,避免買入溢價過高的項目,例如飛揚一期去年首批平均呎價達15050元,而當時在項目旁邊,樓齡僅兩年的The Carmel二手平均呎價約13000元,亦即是飛揚一期存在大約15%溢價,反觀現時項目二期以貼近同區二手價出售,溢價則幾乎消失。
另外,就是要多留儲備,以一成首期上車,沒有任何儲備應付突發情況,絕對不是理想的做法。買樓除了要供得起之外,亦要「買得到」,因首期不足被殺訂實在可惜。準買家亦應事先好銀行了解按揭安排,確保收入及工作能滿足按揭的條件,千萬不要以為銀行一定會批足。
美股市況方面,截至3月29日收市一周,12大行業ETF全線上升,當中以能源ETF領漲,幅度達4.1%;20大行業指數亦全線向上,金銀業及石油服務業指數升幅最大,達5.5%;各類型因子ETF領漲,升幅介乎2.2%至3.1%;市寬擴闊,紐約交易所股價處於50天及200天線以上的股份比例分別達28.1%及47.9%;標普500指數股價處於50天及200天線以上的股份比例分別達35.2%及53.2%。標指繼續於3800點至4200點之間上落,未有明確方向。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香港股市周五收市統計 |
上一篇: | 巨無霸時代終結 科企掀分拆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