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7日
美國聯儲局在議息後宣布加息0.25厘,基準利率上調到4.75至5厘的目標區間,加息幅度符合市場預期。當局在會後聲明的措詞,由以往的「持續加息可能是合適做法」,改變為「額外的政策收緊可能是適當的做法」;主席鮑威爾指出,未來是否需要進一步加息,需要視乎經濟數據,特別是信貸收緊的實際及預期情況。
平衡經濟穩定與通脹
事實上,當局去年已累計加息4.5厘。在一輪激進加息下,美國地區性銀行體系已承受龐大壓力。外界認為,當局現正處於兩難局面,要再次行動應對持續高企的通脹,還是要暫停加息緩和近日升溫的銀行業危機。
通脹方面,我們不妨檢視早前的經濟數據,在住房、交通服務及食品價格等因素推動下,美國2月份通脹按年增長6%,核心消費物價指數則按月升0.5%,高於市場預期的0.4%。由於有跡象顯示,美國高通脹可能會持久存在,所以聯儲局如今需要仔細平衡通脹壓力與金融穩定性。
不過,鮑威爾在議息後為目前的金融情況派定心丸,指美國銀行體系情況依然良好。較早時的經濟數據一度反映,聯儲局可能需要更大幅度的加息,但當地銀行業最近出現的事件,卻導致信貸條件收緊,已相當於加息,導致經濟放緩。
展望3月後表現,觀乎市場最近的動盪情況,或令聯儲局再三思量5月及6月的貨幣政策走向,以評估對銀行體系所帶來的壓力,聯邦基金利率的最終利率有可能低於之前預期的水平。
在3月中,2年期美國國庫券收益率錄得1987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原因是投資者尋求以政府債券避險,同時為利率走勢重新定價。即使政府債券收益率異常波動,但是企業利差卻相對穩定。
着重優質債駕馭高息
彭博環球綜合企業指數的期權調整價差(OAS)同期升幅卻相對溫和,反映企業資產負債表實力強勁,尤其是大型銀行及工業板塊。然而,投資者要保持警惕,企業利差一般不會在經濟陷入衰退之前達到高位,而且外界持續憂慮銀行業的穩定性,或會導致利差進一步擴大。
從技術層面分析,金融市場最新一輪波動,促使投資者尋求避險資產,從過去幾星期流入貨幣市場基金及美國國庫券的資金規模,便可見一斑。我們的內部研究發現,在金融市場的波動性不斷升溫下,投資者紛紛以長期國庫券平衡投資組合的風險。
聯儲局當務之急是要在通脹依然高於目標水平下,維持金融市場穩定。當局可能會在未來幾星期,甚至是幾個月內,變得更為審慎。投資者應把注意力放在優質固定收益資產之上,為較高息的環境做好準備。
作者為摩根資產管理香港業務總監。她為《信報》/信網撰文,探討環球市場的投資機會。
訂戶登入
上一篇: | 不要因一次失敗而放棄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