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3月23日

盧志威 鴻鵠財誌

產業整合 藍籌天下

由筆者十幾年前出來工作,屈指一算,投資銀行愈來愈少,從2008年起美林證券、雷曼兄弟、貝爾斯登等到今次的瑞信,可以見到金融業整合,就算是國家級龍頭,也可能在一場風暴中倒閉;當然,期間也有中資投行愈來愈大,獲得市場份額。只能夠說金融銀行業變化巨大,年年都有分別,是一個英雄地。

瑞信這件事發生得很快,「照劇本」行到政府救助,但是CoCo Bond(AT1債券)和普通股之間,今次出現了權益倒置,本來投資者的理解是先輸股票,再輸CoCo Bond,但瑞士今次是反方向行,CoCo Bond全數減值,股價雖然大跌,但都叫有剩餘價值,買債券反而輸得更徹底,投資者自然不服氣。要告瑞士政府,看來難以實行,能夠做的只是退出CoCo Bond這個市場,所以估計投資者會繼續撤出資金,利率一直上升,日後銀行要發這類債券融資,會難上加難。

課本知識與實戰分別大

但最少危機早日解決,整體社會成本減少,相信除了CoCo Bond的投資者以外,大部分人都滿意,這情況亦反映在資產價格身上。消息面非常看淡,但是比特幣升至近期高位,連納指也再次逼近年內高位,如果併上消息,絕對是違反常理,只可解釋為資金在預期利率快要見頂,開始加快入市。風險資產有上揚空間,今年高位仍然未出現。

俄烏戰爭超過一年,近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俄羅斯,都是集中在強化關係,預期兩國貿易會增加,俄羅斯能獲得的資源提升,短時間內似乎未有停戰的意思。但由於資源價格經歷去年震盪已進入平穩期,預料就算繼續打下去,通脹也不會因而大升,如能停戰,物價會更穩定,不過只能視為額外的Bonus。

很多人都覺得世界亂,不是投資的時機,滙豐市場調查也顯示,只有約一半多點的人持有投資產品,原因是市場回報低。買股票輸就有心理準備,估唔到買債券都全輸,內房債一早知道高風險,但銀行債以為政府會救,誰知道傳統的股票和債券都救,唯獨是CoCo Bond要全損。所以有時把課本上的知識應用在實戰上,會出現很大偏差,反而正正常常買一堆做實業的公司,風險卻更低。

不過,就算市場好轉,選股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很明顯人工智能是今次的領先概念,一直支持納指上升,這項發展並非集中在幾家公司,而是科技上的進步,可能很多企業會跑出,帶動納指重拾升浪;但是如果是其他行業,恐怕是受害多於受惠。大市就算上升,都會如同過去幾年,漲幅集中在部分行業,脫離人工智能這個範疇,真的不敢說幾年之後的表現。而且從銀行業經驗,可見傳統產業愈來愈集中,未來一兩年仍然是藍籌股的天下,中小型股票未是時間發圍。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