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4日
美國聯儲局透過預期管理,令市場相信息口會升至5厘以上,而且會持續較長時間,年內減息機會不高。
目前較肯定的是,息口再升的空間不大,估計約1厘,原因是息口加得愈高,經濟出現衰退機會愈大,一旦經濟急速下滑,減息機會也愈高。債價和息率呈負相關性,這階段用bond ladder(債券階梯)買入不同期的短債,有助應付息口上揚。
孳息5厘較股票吸引
現時債券較股票值博,試想6個月和1年美國國庫票據,孳息有5厘。標指預測市盈率18倍,盈利收益率(earning yield)等於5.5%,較無風險利率高半厘,這個風險溢價是否足以補償所承擔的風險。不想冒險的投資者會選擇買債穩賺5厘;這也解釋為何無風險利率上升時,將減低持有風險資產的吸引力。換句話說,就是風險溢價要夠高,股市估值要夠低,投資者才願意入市。
接近加息周期的尾聲,bond ladder策略仍適用。Bond ladder的好處是,可降低利率上升的風險和提供定期現金流。
如資金額度夠大,收取債息可作生活開支,債券到期可取回本金,達到收息保本的目標,對於需要固定收入來源的退休人士尤其吸引。
Bond ladder的是先把資金分成幾份,買入不同年期的債券,即使息口繼續上升,投資者因持有不同年期的債券,當到期時便可將回籠資金再投入買債,賺取較高債息。
製造穩定現金流
舉例,投資預算4萬元,可分開4份,每份1萬元,分別買入3個月、6個月、9個月和1年,孳息率分別是4.8厘、5.1厘、5厘、5厘。3個月後第一筆債券到期,可取回資金再買入1年期債券,6個月債券到期時做法也一樣,餘此類推。這樣做每3個月便有現金流,同時收取1年期的債息。策略具彈性,投資者可按資金回流的需求,買入不同年期的債券。如預期加息周期快將結束,債券到期再投資的利率下降,收益減少,策略需稍作調整,買入中長期債,以鎖定較高利率。
在香港投資債券銀碼較大,運用bond ladder策略需要的資金較多,一般投資者未必適合。但美國的國債入場門檻較低,只需1000美元便可交易,開戶可透過大型美資證券行,有些更加零交易佣金。
市場共識美國債息是無風險利率的指標,美國國債也沒有違約風險。但要留意2011年美國因債務問題被標普下調信貸評級,引起市場短暫恐慌。美國財政部已表示,若7月時無法提高債務上限,國債會出現違約,屆時將引發金融市場震盪。雖然過去兩黨最後都能取得共識,但不斷重複這些無謂的爭拗,將削弱市場對美元和美債的信心。
作者為認可財務策劃師,擁有逾10年的基金投資組合管理經驗。他為《信報》/信網撰文,分享投資管理心得。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畢非德靠「五年一遇」機會發財 |
上一篇: | Hermès估值是否貴得有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