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8日
港股回落至年初水平,美國非農職位、CPI、零售銷售、PPI抑或核心PCE等經濟數據均勝預期,反映經濟偏強及通脹放緩較預測為慢,令高息期延長,美滙因此回升,正好為中港兩地炒復常累積的升幅帶來調整藉口。人民幣與港滙回吐預示期內資金流受壓,加上地緣局勢緊張,以回應美國國會在台灣問題上取態敵意。至於技術走勢,看似轉弱引來震倉回調,目前港股在20000點現爭持,逐步為中線投資者提升入市值博率,維持早前建議在19500至20000點分段吸納或平淡倉,並訂下18700點為止蝕,多留意資金流入個別強勢股,以及3月初內地兩會期間會否帶來投資啟示。
恒指2月累積約一成跌幅,10天線跌穿50天線後在250天線(19976點)前反覆,正回試去年12月份在19500點附近橫行區支持,保守者宜吸勿冒進,待跌勢確定紓緩後才積極入市,不過部分超賣股份已值博,走勢未扭轉前可觀望。
科技股偏弱跑輸大市
恒生科技指數自去年10月見2720點低位後,大幅回升至今年1月底最高4825點,累飆77%,跑贏恒指,不過作為利率敏感度高的板塊,上周回試4000點,累積跌幅約兩成,比大市為差,因期內美國最新經濟數據偏強,令美國息率由原先預期上半年再加兩次共0.5厘,一下子朝向加息3次共0.75厘機會提升。
近期多隻科技重磅股公布上年度業績,大部分均較預期為佳,無論是網易(09999)、阿里巴巴(09988)及百度(09888),成績表亮麗仍反彈乏力,反映了除息口高企外,科企經歷早前深化改革後,業務由過往的無序擴張變為受監管制約,加上經營類似業務的平台營運商正加入競爭,例如京東集團(09618)推出百億元補貼攻電商,京東股價由今年高位258.6元挫至昨日收市價178元,蒸發了早前累積逾六成的升幅;美團(03690)面對激烈競爭,亦正在香港尋求增長,整個產業因工資與營運成本提高,股價弱勢難改。營運手遊為主的騰訊(00700)及網易,亦正面臨同業競爭加劇,只能加大依賴海外市場貢獻,特別是騰訊逐步收縮其他新興業務,增長動能料減低。
作為吸引外資捧場的新興產業,其掌握大量內地經濟民生數據,早前中概股就審計問題差點要在美除牌,雖然衝擊暫告一段落,但美國正收緊美國財團及基金在華投資,而內地傳出指示國企不再聘請四大行審計,日後掌握海量數據的科企,若要解除與「四大」的審計合約,將影響全球資金對中資企業賬目的信心,暫希望上述指示只限於國企。據統計,過去兩三年已有逾60間上市公司與「四大」行解約,原因各異,但缺乏令人有信心的賬目審計,影響值得關注。無論如何,早前科企價值修補已暫告一段落,宜吸勿高追。
業績啟示好息一族多
至於熱炒的人工智能聊天機械人概念,近期內地敦促一批科企龍頭暫不宜引入外資的應用,看來這產業對社會衝擊大,中國科技部重視這個具戰略性新興產業,估計未來在加強監管下有序發展,且看下月百度完成「文心一言」內部測試後的結果及市場反應,某程度亦反映未來科企開拓創新意念的業務受較大監控及存在政策風險。
大市近月炒業績,無疑去年上市公司成績表一般,較市場預期為佳或符合預期的公司股價多數在放榜後回落,除了趁好消息出貨外,還有管理層對業務前景的看法,也受近月不利的資金流所衝擊。稍後季結業績才反映經濟復常的作用,在此筆者再提出恒指在20000點水平約有10倍市盈率入市,投資贏面較大,因過往一般在8至10倍已屬便宜,恒指在18000至20000點是中長線投資收集期,近期取態較審慎,受惠利率高企的滙控(00005)及渣打(02888)等金融股,獲好息一族吸納可看漲,電訊股如中移動(00941)、中國電信(00728)與聯通(00762)亦可買入。
保守急進者各取所需
剛公布業績的香港電訊(06823)股息約7厘以上,加上業務收益穩定,可作中線收集。反觀本地地產股在特區政府持續為未來增加供應,利率高企影響投資需求,目前未宜積極收集。
領展(00823)短期表現受供股拖累,若回落至50元以下也具一定中線吸納價值。汽車、石油、餐飲、航運及內需板塊公布業績後呈波動,卻可作中短線收集。其他如基建及原材料等產業,憧憬兩會有好消息,值得留意。
近期A股與國企造好,內地為保全年經濟增長目標達5%,初步應以加大專項基建投資為主,電企如中國電力(02380)及華能(00902)、石油燃氣如中海油(00883)和中國燃氣(00384),以及3隻中資電訊股等,可攻可守,保守投資者宜收集。較進取的短線客,建議短炒手遊股如心動(02400)、網易、百度、小米(01800)及騰訊等;一眾零售及餐飲股同樣具備短炒價值。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中交建復甦快 上望4.5元 |
上一篇: | 內銀內險走勢差 港交所要Pu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