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12月28日

習廣思 信筆攻略

華防疫措施全撤 股市期望盡兌現

內地政府在放寬防疫政策上踏上最後一公里,下月開始撤銷對入境人士的隔離檢疫要求。出境方面,外交部的公告指出,會根據國際疫情形勢及各方面服務保障能力,本着試點先行原則,有序恢復中國公民出境旅遊。國際金融市場對新措施反應正面,法國、日本、南韓的旅遊消費及名牌股份普遍上揚,紐約期油升1%,期銅漲逾3%。港股今天是聖誕假期後首日復市,通關股應有一番炒作,但整體大市未必有很大驚喜,防疫措施正式宣告鬆綁,小心獲利回吐盤湧現。

日韓法旅遊消費股先抽上

外圍股市昨天紛紛搶先炒內地旅客重臨,南韓旅行社股Lotto Tour Development股價抽升7%,日本機場漲3.4%,兩大日韓化妝品牌股資生堂【圖1】及Amorepacific分別高收6.1%及6.4%,法國的LVMH進賬2.3%,Hermès亦漲1.8%。

內地A股連升兩天,滬深300指數昨日漲1.15%,其中化妝品、醫療美容及消費等板塊表現較突出,但深滬兩市成交僅6700億元人民幣,市場氣氛不算旺。在撤銷出入境限制後,內地民眾第一時間上平台預訂機票外遊,去哪兒平台在消息公布後一小時訂票量比正常多了5倍。據媒體報道,出發日期多在1月中至2月初,即橫跨春節假期前後,熱門地點為東京、首爾、曼谷和香港。不過,日本昨天已宣布由本周五起,中港及澳門航班只能降落東京成田、羽田、關西及名古屋機場,內地客新春外遊,可能港澳較方便,有利港澳的旅遊及零售行業。

內地周一晚公布自下月8日起取消入境人士的隔離檢疫要求,只要出行前48小時做核酸檢測,結果陰性者即可入境,毋須再檢測和隔離,政策上較本港現行的「0+3」還要寬鬆,看來香港也要解除入境後的一些檢測。國家衞健委亦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改名為「新型狀病毒感染」,並且把防疫要求由「乙類甲管」改為「乙類乙管」,毋須作強制性的社會管控措施,這是2020年實施「乙類甲管」以來首次降級。近期內地陸續出台的放寬措施,實際上已進入乙管,今次正名,標誌着官方3年來的疫情防控已經結束,有一定歷史意義。

科企反彈凌厲 盈測沒大升

內地的疫情仍處於爬升階段,浙江省官方周日估計,目前每日感染人數達百萬,預料到元旦將倍升至200萬。青島每日感染人數達53萬。這些數字十分誇張,美國感染的峰值出現於今年1月份,當時每日有138萬人中招。

可是,投資市場普遍預期疫情會快來快去,在一些大城市也見到社會活動開始恢復,例如內地媒體報道周一廣州的地鐵乘客量較前一周大增54%,北京的環球影城人流恢復,上海市的車流量也比4、5月份封城時為多。未來一段時間將會是平行時空,一邊是疫情繼續爆發,殯儀館前排着人龍輪候為死去親友安排後事;另一邊廂社會活動開始活躍起來,甚至是逐步回到疫前水平,投資市場自然係押注在後者。

11月至今中港股市大炒疫情防控措施放鬆,累積了不少升幅,如今不單止是放寬,3年的防疫政策簡直是撤銷了。恒指累積升幅較滬深300指數為大,兩者分別上漲33.4%及10.8%,主要拜科技股指數大升所賜【圖2】。該指數期內勁彈44.6%,表現凌厲,當中反映了甚多利好因素,券商的盈利預測沒有大幅上調,如何支持更大升幅?

內地官方口徑雖然一直表示要支持平台企業健康發展,甚至是向世界出發,惟沒有具體政策出台,不再打壓,已算是幫忙。政策由之前的負面改為中性,相信已在11月以來的股價表現中反映。

長債息漸回勇 A股有苗頭

若要買內地經濟疫後復甦,A股從估值上可能更值博。內地長期國債債息回升之勢漸現,疫情期間,大量資金泊在債市避險,債市前景看跌多過看升,資本由債市流入股市,將有利A股發展,過往的周期債息與A股往往是同步上落【圖3】。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