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3日
9月22日,周四。聯儲局公布議息結果,加息0.75厘。日本當局自1998年以來首次入市干預,圓滙勁彈。市場熱話,分析必然鋪天蓋地,今天反而不想談這些。
大自然蘊藏着無窮奧秘,不僅為探索者帶來源源不絕的驚喜,許多看似毫不相關的東西,只須稍加思索,不難「跨領域」獲得啟發。美國投資社群Motley Fool前主筆Morgan Housel對萬物觀察入微,雖非篇篇佳作,卻每能把不同範疇的有趣現象融入經濟,引領讀者從更深層次思考投資。
時刻面對捕食者威脅
他在月初發表了一篇題為Good Enough的文章,從孔雀魚(guppies)與格陵蘭鯊(Greenland shark)天與地的差別,歸納出經濟預測及投資規劃的重要教訓,較爭分奪秒的「貼地」評論更值得分享。
孔雀魚是一種體型極小的熱帶魚,色彩鮮艷品系繁多,極具觀賞價值。然而,不是所有孔雀魚都那麼幸運,能給水族愛好者買回家飼養,野生孔雀魚時刻面對捕食者威脅,雀鳥、小魚、大魚以至蝦兵蟹將,都會把這種全無自衞能力的觀賞魚當作美味午餐。
「死神」無處不在,該物種理應早被吃光吃盡,何以能避過滅絕厄運,時至今日仍在不斷繁衍?
大自然奧妙之處就在這裏,孔雀魚遇襲頻率超高,惟正因如此,自出生那天起已為傳宗接代做好準備,7星期後就能生育,平均每30天便有新一批幼魚降世。一條6個月大的孔雀魚有幸未被吃掉,以人類的標準衡量,已是「高祖母」級別了。
造物者公平得很,孔雀魚繁殖能力驚人,但顧得了後代顧不了自身,留給細胞修復保養的資源少之又少,縱能存活到一兩歲,身體狀況跟人類近百之齡所差無幾矣。
鏡頭一轉,焦點對準身處鐘擺另一端的格陵蘭鯊。深海霸主在自然界並無天敵(人類例外),所到之處盡皆「臣民」,沒有物種能在這一帶水域挑戰其「統治者」地位。與孔雀魚從出生起即全神貫注繁衍下一代相反,格陵蘭鯊首次交配可能已「高齡」150歲。悠悠個半世紀,牠們在幹什麼呢?
此鯊可活五世紀
格陵蘭鯊命中注定不必為外來威脅擔驚受怕,成長過程因而非常緩慢。據生物學家估算,此鯊少說可活上500年,當中有五分一時間花在自我修復和完善,體型fit爆不在話下,免疫系統更強大得近乎百毒不侵。從人類的角度看,若能擁有格陵蘭鯊般的體質,什麼新冠病毒、癌魔絕症,怕它何來。
假如閣下是野生孔雀魚,能活一天算一天,還會不會耗費精力籌劃未來?反過來說,如果你是格陵蘭鯊,無敵氣場與生俱來,是否還有必要為未來作任何規劃?
非我族類無法相比,自然界許多物種都是評估風險的高手,分配資源井井有條。人類號稱萬物之靈,說到這方面的能力,跟魚類、雀鳥、昆蟲似乎相差甚遠。
辦法總比問題多
以經濟預測為例,年頭估年尾乃投資界的指定動作,但唔死得人的猜中無用,最大風險卻估無可估,「九一一」、雷曼、世紀瘟疫、俄軍侵烏,死得人的個個走漏眼。大自然若知道我們費盡心力預測未來一年以至一季的經濟走向和市場變動,然後眼巴巴看着所有假設遭無法預見的單一事件徹底推翻,恐怕連笑都唔識笑。
人類沒有格陵蘭鯊「僵屍」般的壽命,更不可能擁有金剛不壞之身,惟今時今日活過百歲並不稀奇。偶爾想想野生孔雀魚的生存環境,相信辦法總比問題多,也許更能接受無常,在今天充滿不確定性的投資路上放眼未來。
(編者按:畢老林最新著作《我的投資日記》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高息港股ETF估值吸引 中長線可吼 |
上一篇: | 香港股市上日收市統計 |